黄帝部落是游牧还是农耕在迁徙中崛起的华夏
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用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直到现在,这种生产方式依然存在,虽然从事游牧的人并不多,但是游牧业占据的面积却很大,几乎是农耕种植面积的两倍。
西方历史学家通常把刀耕火种称为原始农业,将放养牲畜视为原始畜牧业,并将种植畜牧与采集渔猎分开,称之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从事采集渔猎的是原始蛮野人群,这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族群。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适宜经营农业的地区,产生了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部落,在适宜经营畜牧业的地区,出现一些大规模放牧畜群的游牧部落。
农业和畜牧业分别从采集渔猎中分离出来,这就是西方历史学家们所说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且,从事采集渔猎的人群被称为渔猎民族,从事耕作种植的人群被称为农耕民族,从事放养畜牧的人群被称为游牧民族。进一步分类,则区别出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三种不同生产方式的文明。
游牧业、采集渔猎、农耕种植是生产方式不同的农业,他们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单独存在。人类文明社会也不可能只有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生产方式也不可能支撑其整个文明社会。就像现在,人类文明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人类文明社会不可能只依靠知识生产而存在。
其实,无论是游牧业、还是农耕种植、或者是采集渔猎,他们所构成的农业,依然存在于现代社会,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不同于原始社会的是现代社会,科技发达,改变农业的生产效率,使得粮食产量远远超过原始社会。
所以说,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工业文明,这样的以生产类型划分人类文明社会形态的方法是错误的。
下面具体说一说华夏族的形成,农业生产方式对华夏族形成的作用,以及采集渔猎、放养畜牧、耕作种植三种农业生产方式对华夏文明兴起的影响。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是黄帝开创了华夏文明。黄帝时代,中国正处于森林迁徙时代定点迁徙阶段,森林性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迁徙是人类社会获取地理环境进行劳动生产的主要方式。
森林迁徙时代,又分为三个阶段:逐猎迁徙阶段、随季迁徙阶段、定点迁徙阶段。黄帝时代真处于定点迁徙阶段。
所以定点迁徙阶段,即人类人类迁徙到某一个地点时,发现这个地点有一种植物生长特别繁盛,能够带来大量的食物。人类便试着在这个地点刀耕火种,清除其它植物,只种植这一种植物,从而收获更多的食物。
于是,人类在采集的同时发展出了刀耕火种的种植业。或者,人类发现这个地点有一种动物生长特别繁盛,便试着驯养这种动物,同时驱逐其它动物,在这个地点放养驯养的动物。于是人类在渔猎的同时发展出了放养的畜牧业。
定点迁徙阶段,人类不再跟随动物图腾进行随季迁徙,而是根据不同地点动植物的季节生长进行定点迁徙。某一个地区,因为地形的不同,动植物各有不同的生长季节。由此,人类只在某一个地区的不同地形之间来回迁徙,有草地就放养畜牧,有山林就采集狩猎,有河谷就捕鱼种植。
很多地区都是各种地形交织在一起,人类会在这个地区各地形之间的位置设立一个根据地,各地形中设立许多的迁徙点。随着季节变化,除了少数老弱妇孺留守看家之外,其他人从根据地出发,前往各个迁徙点进行采集渔猎或者种植畜牧。
定点迁徙是这个时代阶段生存的根本,因为不管是从这个时代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来说,还是从食物的保存技术来说,一个地带的某一种生产方式无法供应人类部落一整年的食物。
在黄帝时代,中国有四大部落联盟:华夏部落、东夷部落、苗蛮部落、百越部落。华夏部落根据地在黄土高原,东夷部落的根据地在山东丘陵,苗蛮部落的根据地在云贵高原,百越部落的根据地在浙闽丘陵。
四个大部落都是刚刚从随季阶段走出,各部落都是在山林采集狩猎,在草地放养畜牧,在河谷平原刀耕火种,在大河小河中捕鱼。一般都是根据河流的汛期决定是待在河谷平原还是待在山林草地。
华夏部落和苗蛮部落都生活在高原,在地形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被水流切割得支离破碎的高原,山林、谷地、草地、盆地等地形交错,有着各种生产特色,放养畜牧、刀耕火种、采集狩猎、水中捕捞都能得到发展,食物来源充沛。
而且,两大高原都是矿产丰富的地方,虽然在这个时代阶段还不能开采,但是通过水流侵蚀,使得河谷盆地的土壤富含各种矿物养分,土地十分肥沃易垦,刀耕火种的农业种植产量非常高。华夏部落和苗蛮部落森林性地理环境差不多。
东夷部落和百越部落都生活在丘陵,丘陵的地形特点是低缓山岗和广阔谷地相间,四种特色生产都有发展的地带。
不过,相比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这两个高原,山东丘陵和浙闽丘陵面积都较小,这决定了东夷部落和百越部落各种地形的迁徙点都比较少,迁徙点少那么可以养活的人口就少,部落就小,爆发战争后自然也处于弱势。
各大部落的组织形式是部落联盟、大部落、小部落。大部落才是部落,小部落是氏族。大山区聚集的是大部落,小山区聚集的是小部落。各个部落又分山头,大山头是大氏族,小山头是小氏族。
四大部落争夺的对象是华北大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两块几乎连在一起的中部大平原,两大平原都是水网密布,大小河流将平原分割为大大小小的平原迁徙点。河流泛滥,部落就离开平原回到山区。河水退去,整个部落联盟都迁徙到平原上,大部落占据较大的平原迁徙点,小部落则占据较小的平原迁徙点,大氏族占据的迁徙点多,小氏族占据的迁徙点少。
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爆发后,百越部落和东夷部落首先被击败成为配角,依附于相对弱势苗蛮部落。苗蛮部落的蚩尤与华夏部落的黄帝为夺取中部大平原爆发了多次战争。三个大部落的联盟让本来强势的华夏部落反而相对弱小,蚩尤率先发动战争进攻黄帝。
不过,云贵高原相比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距离中部大平原更近,本土作战对远征决定了黄帝的胜利。华夏部落胜利后,黄帝把根据地迁徙到有熊,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新郑市。如果将黄土高原和中部大平原视为一个整体,这个位置正处于一个中心点,东部是大平原,西部是高原,北部是海河平原,南部是黄淮平原。
以有熊为根据地,华夏部落对其它三大部落形成了强有力的压制。东夷部落退守山东丘陵,百越部落退守浙闽丘陵,苗蛮部落退守云贵高原,华夏部落夺取了整个中部大平原,包括了华北大平原的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
这么一大片一大片的平原地带被华夏部落夺取,迁徙点的数量增加十几倍。当迁徙点增加,华夏部落人口增长,其它三大部落再也无法与华夏部落相争了。而华夏部落各种特色的迁徙点,因为平原大面积增加,平原的迁徙点数量超过了其它特色地带的迁徙,华夏部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平原上刀耕火种的种植业。
在中国神话中,黄帝并不待在有熊,而是四处出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黄帝所谓的出巡其实是带领部落迁徙,在不同的季节去不同的地形的迁徙点发展生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个部落通过兴修水利设施将各种生产方式搬到根据地,刀耕火种发展为灌溉种植业、采集渔猎发展为助长保护式的采集渔猎、放养的畜牧业发展为圈养的畜牧业。根据地有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后,就逐渐演变为城市。
所谓大禹治水,就是大禹在肥沃易垦的大河流域兴建了水利设施,建立了城市,然后将各种生产方式搬到城市周边保证城市食物的供应。黄帝时代创造出文字,大禹时代则创造出了城市,华夏文明由此形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