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赵栗晖昂

白癜风是否可以植皮 http://pf.39.net/bdfyy/zqbdf/171102/5810324.html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赵栗晖(高健/摄)

津沽重镇原来自己岁生日。海河生生不息的烟火之气为寒冷的津城抹上欢愉祥和的光芒,一座多岁的城市带着自己的步履、气度、内涵不徐不疾坐镇北方之地,这里从不缺少故事和故事里的人和事。

赵栗晖,生于海河之滨。作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他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和传统重彩壁画教学,并系学术带头人,参加国家级工程“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特级石窟的壁画复制工作,曾为人民大会堂天津厅独立绘制完成大型金箔重彩屏风画。

初见赵栗晖是在天津美院他的教学工作室,年过知天命的他已华发初生,然而他眼神清澈、笑容真诚,分明透着青年人的活力和激情,依然俊朗的面容让人不禁推想,面前这位儒雅画家30年前从天津美院毕业时,是怎样一个意气风发漂亮小伙儿。现在赵栗晖作为国内艺术院校教授传统重彩壁画专业的佼佼者,我们的话题从壁画研习开始……

年7月,赵栗晖用一个多月完成名为《未来的艺术之神》毕业创作,顺利结束天津美院中国画专业4年的学习,在毕业展览上被天津画院选中直接进入画院成为专业画家,时年还不足22岁。这幅毕业作品是以他的大学同班同学为原型创作的一幅绢本工笔人物画,用了工笔绢本绘画最传统的绘画方法“三矾九染”——顾名思义绢本需要经过染多次才能完成,这个泛指的“九”也就反映出绢本工笔的繁复程度。这次毕业创作经历让满怀希望成为艺术家的赵栗晖感到,如果未来艺术生涯都是在这样反复重复的工作中度过,自己并不接受,与自己用艺术表达自我、表达个性追求的绘画学习初衷也差之千里,“未来的艺术之神”刚刚成为专业画家就遇到创作瓶颈期。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赵栗晖决定走出去,到敦煌、到壁画、到工笔绘画创作之源去发现、寻找在他看来几近迷茫的艺术之路。

未料当年的这一决定拉开他与敦煌壁画一世情缘的序幕,至今遥远神秘、浩如烟海的敦煌壁画不仅在他的梦里,更在他生命里伴他成长成熟成就。

飞天缘结才俊时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经典画作,在传承经典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对中国美术起到巨大启示与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张大千、常书鸿、董希文等人多次前往敦煌临摹壁画尝试将敦煌壁画绘画方法融入个人绘画中,敦煌壁画成为众多艺术追寻者的灵感源泉。

年10月16日,赵栗晖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开始敦煌寻梦采风之行。然而,现实并未如梦想般有趣味,他的敦煌之旅与普通游客并无任何异处。他住在城里的“鸣沙书画社”,坐着通往石窟的班车买票进入石窟参观,晚上回到住处通过画册继续研究,这样往来数月后,愈发感到此行没有想象中的圆梦之感,心中生出退意,打算再去几次石窟参观就回津城。

这一天,赵栗晖结束一天的洞窟观摹,傍晚时分坐上回城的班车等待出发。突然,坐在他前座的一名来自香港的十八九岁女孩子回过头来问他:“你是干什么工作的?”赵栗晖被这突然的发问问愣住了,不假思索说自己是个画画的。女孩子上下打量他,眼神充满疑惑。赵栗晖看出了她的疑惑,反问她:“你不相信?你觉得画画的什么样儿?”女孩子说:“我觉得画家都是大胡子长头发,衣服脏脏的,没有见过你这样的画家。”为了证实自己的画家身份,年轻气盛的赵栗晖有些较真劲儿。他说:“你说的这个样子往往不是艺术家,你拿个本子我给你画一张”。女孩从包里翻腾半天,找出一张明信片递给他,赵栗晖接过来用了几分钟给女孩画了一个速写头像,寥寥数笔,女孩的面庞跃然纸上。女孩子笑了:“看来你还真是个画家。”就在他和女孩进行这一系列交流时,赵栗晖注意到坐在他旁边的就是一个大胡子长头发的男士,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4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