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云上胡杨新湖南

白癜风植皮手术 http://pf.39.net/bdfyy/zqbdf/171102/5810324.html

文丨刘子华

那种苍凉的感觉是慢慢涌上心头的。

火车像头怪兽,在青藏高原风驰电掣。窗外,积雨云般大片大片的沙漠一闪而过,铅灰色霸占了这个季节的表情。海西州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铁路沿线很多地段栽了树,沙漠上也有很多草地,只是到了冬季,绿叶凋零,植物都变得枯黄,天地一片浑沌。

我们在德令哈上车,火车轰隆轰隆行驶在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上,前方要到达的城市是格尔木。

没动身之前,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对格尔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它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格尔木总人口才30万,面积却有12万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辖区最大的城市,比韩国还大2万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面是西宁,北面是敦煌,南面是拉萨,是通往新疆、西藏等地的中转站。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长江源头、昆仑雪景、沙漠胡杨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曾获得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殊荣。

老实说,“沙漠胡杨”四个字跳入眼帘时,我十分兴奋。最早认识胡杨,是语文课本上的《胡杨礼赞》。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原始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被誉为大漠英雄树。它的神奇让我早已心生敬意。

苍茫幕色中,火车一声长啸,在格尔木车站停下。

下火车的人并不多,刚出站,我看见一个单瘦的中年男子朝我朋友李哥飞奔过来。“李哥,欢迎来格尔木!”中年男子与李哥紧紧拥抱在一起。我是个性格有些内向的人,两个大男人以拥抱的方式表示亲热,我有些不适应。李哥介绍,他叫刘青,是格尔木市二中的历史老师。刘青一脸灿烂:“热烈欢迎您来格尔木!”双臂很舒展地朝我张开了,我一时手足无措。他不由分说上前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被动地回应着,心里却暖暖的。

李哥笑嘻嘻解释:“刘青就是这样一个人,率真耿直,待人热情似火。”

刘青听了哈哈大笑,为了摆脱窘态,我说:“刘老师,我听李哥介绍,您来格尔木快50年了,我明天想去看看胡杨林,请您作向导。”刘青笑眯眯地说:“好啊,胡杨林是格尔木的旅游名片,也是我们格尔木人的形象代言。”

李哥接过话说:“胡杨生长在沙漠里,生存环境恶劣,但它不屈不饶,生命顽强,确实代表了格尔木人的形象。我来过格尔木,建议你看胡杨林之前,先看看将军楼公园,你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我问:“哪个将军?”

李哥说:“慕生忠将军,他是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城市奠基人。”

第二天吃过早餐,我心情急迫地上了车。

将军楼公园位于格尔木市西北,建于年。刘青在车上介绍,公园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及慕生忠将军纪念馆为核心,以纪念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军垦拓荒戍边及格尔木发展历史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了青藏公路建设和格尔木市人文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下了车,我们直奔将军楼。将军楼的主人叫慕生忠,陕西吴堡郝家山村人,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慕生忠担任西北进藏部队政治委员。进藏后,他担任西藏工委组织部长。年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物资供应问题,发展建设西藏,巩固西南国防,慕生忠远赴北京,主动请缨要求带领人马修筑青藏公路。国务院同意了他的申请,并拨付修路资金30万元以及汽车10辆,铁锨、铁镐等工具把。

从北京回来后,慕生忠被任命为青藏公路筑路总指挥。经过精心规划,年5月11日,他带领19名干部,名民工,每人一把锨、一把镐,以格尔木为起点,开启了艰苦卓绝的修路工程。

青藏公路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永久冻土层厚达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及海平面的一半。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装备和物资不足,公路每往前推进一步,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慕生忠身先士卒,有一次工地发生事故,他身受重伤,血流如注。身边的人急了,他掷地有声地说:“不要怕,就是死,头也要向着拉萨的方向!”

7个月零4天后,慕生忠率领的这支筑路大军,穿越了25座横亘高原的雪山,修建公路公里。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修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开辟了一条祖国内地联结西南边陲的通天大道。

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通车典礼在拉萨举行。通车典礼结束后,慕生忠带上他的人马回到了大本营格尔木。慕生忠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所有筑路人员休假三个月。他特别强调,民工回家后不想来的,可以不来了。三个月过去了,回老家探亲的民工又陆陆续续回到了格尔木,有的人还携妻带子来的。慕生忠问他们为什么回来,他们说放心不下亲手修建的青藏公路。他们就地安家,格尔木农场、十八间窑洞、望柳庄等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拔地而起,他们成为格尔木最早的拓荒者。

从将军楼公园出来,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慕生忠将军目光如炬、神情刚毅的半身汉白玉塑像,总在我眼前浮现。

我们要看的下一个景点是胡杨林。

这片胡杨林位于阿尔顿曲克草原西北部,南靠巍巍昆仑山脉,北面是茫茫戈壁盐滩。距格尔木市区约60公里,海拔米,是青海省唯一的,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杨林,有“云上胡杨”的美誉。

小车很快就到了。

刘青作向导,我们跟随他走进了胡杨林。

气温零下6摄氏度,一股微弱的风都很有劲道,吹在脸上刀割一般。沙漠最上面一层冻坏了,有些松散,一路走过去,留下了清晰的脚印,歪歪斜斜的很有些诗意。

走了一段,还不见胡杨。我问刘青,到胡杨林还有多远。他指着前方说,前面就是,那些黄色的,一簇一簇的就是。因为是阴天,还因为我视力不太好,确实没有注意到,我看到的是高低起伏的沙丘。

经刘青指认,我终于看见了,整个沙丘上到处都有胡杨。这片胡杨生长,依赖的是一条叫托拉海的河流。发源于昆仑山脉,属季节性内流河,只有在每年6月到9月份才有河水流过,其余时间河床干枯。

因为有这条季节河的滋润,这片胡杨并不孤独。林中伴生着芦苇、梭梭、红柳、盐爪爪、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与这里栖息的野生动物野鸡、狐狸、狼、野兔等,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我们很快来到一棵高大的胡杨前,碗口大的树根裸露在外,虬根缠绕,气势非凡。树干高约10米,树身有脸盆大小,树枝光秃秃的,通体淡黄,仿佛雕塑一般。如果在我的家乡洞庭湖区看到这样的树,它一定是枯死了。刘青介绍,胡杨非常神奇,它在休眠,早早地进入了梦乡,一梦半年以上。据考证,它们在地球上生存已经有万到万年的历史。我有些感动,胡杨虽然历经风雨沧桑,却仍然保持着古风,让你感受到一种原始生命的律动。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严寒、干旱抗争,静待来年春暖花开。

胡杨天生性格内敛,春风吻上它的脸,它也只是温情默默,爱她在心口难开。直到每年6月,在托拉海河的千呼万唤下,它才从梦乡中醒来。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胡杨树的叶子非常神奇,同一棵树上有杨叶形、柳叶形和枫叶形三种,故又叫“三叶树”。不同形状的叶子集于一树,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碧绿发亮,成为大漠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胡杨性格倔犟,为了在极端干旱的环境里吸收到水分,它的根系像钻头一样可深入地下13米。它不屈不饶,耐高温又耐严寒,可在正负39度的气温条件下生存。它抗风沙,可抵御每秒26米的大风。在荒漠和沙地上,是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树种。胡杨林带是保护沙区农牧业的天然屏障,也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更是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的主体。每年10月,胡杨就会由浓绿变为金黄,远远望去,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将整个沙漠都染成了金色,形成了令人心醉的沙漠景观。

胡杨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周围和中国,中国的胡杨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和宁夏5个省区境内。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全长公里。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胡杨主要分布地,占总面积的89.1%。

刘青在滔滔不绝的介绍,他始终激情飞扬,笑声朗朗。我感慨万千。

时光穿越到年,刘青姐弟随爸爸妈妈从广东梅州来到了荒凉的格尔木。当年,他5岁,姐姐13岁。爸爸在农建师从事地质监测,妈妈毕业于广东农学院,在农建师从事农作物栽培。从此,他们一家再也没有离开过格尔木。刘青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完全有机会回老家广东工作,但他放弃了。他说,人总得有点追求。我放弃去广东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是为了像父辈那样给自己一个建设祖国西部边疆的机会。现在,爸妈早已退休,姐姐和他也已经退休,两代人的青春和梦想都献给了格尔木。第三代中,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在读书,还是没有离开格尔木。当年,刘青跟随父母来到格尔木时,人口不到3万,四处一片荒凉。通过几代人的奋斗,格尔木现有人口增加了10倍,成为了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来到一棵倒伏的胡杨前,刘青指着断裂的树干说,这棵胡杨真正长眠了。我说,从外表看,它跟其他活着的胡杨几乎没有区别,造型还特别美。刘青说,这又是胡杨让人敬重的地方。很少有一种树会像沙漠中的胡杨,生命结束以后还成为一道风景。它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这便是胡杨“三千年”精神。它是沙漠中的英雄,我们也叫它英雄树。

听了刘青的介绍,我内心受到震撼。眼前立刻浮现出了慕生忠将军的形象,他的父母同慕生忠将军一样,当年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格尔木,克服了环境恶劣、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等困难,扎根边疆。他们不忘初心,无怨无悔,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不正是云上胡杨“三千年”精神在他们身上的生动写照吗!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4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