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流入渤海,渤海会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全长公里,因中华文明主要发源于此,故被誉为我们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份后最终流入渤海。众所周知,黄河还以携带大量泥沙而闻名,古人云“黄河斗水,泥居其七”,主要原因在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黄土土质非常松散,很容易被雨水和洪水冲刷,而且,当地的植被破坏严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每年,黄河都会携带近16亿吨的泥沙汇入渤海。理论上,黄河携带的泥沙早应该把渤海填平了才对,为什么渤海依然波涛汹涌呢?这就要从几百万年前说起了。我国现在地图上的华北平原,在几百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黄河的泥沙不断地填充着这里,海岸线不断外移,日积月累才有了如今广阔平坦的华北平原。
事实上,由于黄河所含泥沙量太大,致使其河道经常淤积。在有记载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统计出黄河共计改道26次,决堤多次。翻滚的黄河不断冲击着黄土高原的松土,并将它们聚积在华北平原的海域,最终在与淮河、海河的共同作用下,淤积出了30万平方公里坦荡如砥的世界第十大平原——华北平原。
要知道,目前渤海海域的面积不过7.7万平方公里,而且水深只有不到20米。在黄河大量泥沙的作用下,渤海的海岸线每年都会向外移3公里,可是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渤海海域的面积只小了三分之一,海岸线外移不过公里。可以看到,渤海海域减小的速度是非常小的,这要得益于它独特的地壳结构。
地质学家认为,渤海的地壳一直在下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泥沙在渤海海底沉积造成的影响。尽管如此,这只能延缓渤海被黄河填平的进度,而不能在根本上避免渤海被填平的命运。根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渤海的水深正在逐年减小,每年都会减小10公分左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在年之内,渤海很有可能会被填平。
不过近年来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可能会放缓这一进程。中国对于黄河的利用还是比较充分的,在黄河流域两岸,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水作为生活用水走进千家万户,还有一部分被用来灌溉农田。而且,气候变暖导致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导致黄河经常断流,泥沙在中下游沉积下来,不会进入渤海。
而且,国家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工程进展得很快,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不在那么容易被冲刷下去,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多了。综合来看,虽然渤海终有一天会被填平,不过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