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人才争夺战该拼户籍政策,还是该拼
文/马进彪
天津市“海河英才”计划发布第五天,5月20日,在天津和平区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咨询办理落户的人排成长龙,据现场了解,北京工作者居多,部分人凌晨就来排队,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今天有多少办多少,不下班。明天是周一,不少人在询问政策细节时,也在担心晚间回京车票。(新浪新闻5月20日)(新浪新闻5月20日)
各地的“人才争夺战”,从目前来看,的确可以留住人才,那些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困境,其实也是这座城市的困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消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困境,也就等于消解了当地城市的困境。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出台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价格买到安居房,还是最诱人的落户政策,都是很多城市“人才争夺战”的主要支撑点,这使得一些大学生从大型城市到中型城市,依次光顾,哪能落下户口,哪就是自己未来的栖息地,显然,如果没有了户口的指引,这些,“人才争夺战”将无以为继。
从这个角度来说,各地轰轰烈烈的人才争夺战在所难免,谁都怕抢不到人才,谁都怕他地抢到的人才比自己的好,因而,政策越出越宽泛,除了学历文凭之外,基本上消除了所有的门槛儿,在很多地方,都是“以学历换户口”,一站式全完结。而对于这些四面八方的大学生来讲,更犹如赶上了朝发夕至的人才高铁,仅仅凭着当地的政策性包揽,就选择了安身立命之地,这是以前绝无仅有的事,但同时,也显现了城市与人才之间从未有过的某种盲从。
一方面,对于城市来说,这种“人才争夺战”的意义并不应当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应产生广泛持久的延续意义。可是,纯粹的落户政策,在市场上能起到多大的延续作用呢?显然,如果将它放在人才市场环境中,那就几乎不成为标准,因为市场才是人才标准及人材待遇的终极制定者,从长远角度说,市场不会接受任何市场法则以外的标准,虽然人为的标准可以于眼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延续意义则很难预测,因而,这样的政策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因落户政策引发的人才大战,并不能说明某个特定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由于国家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因而,虽然都是人才,但在不同的城市,则意味着不同的未来。而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他们首先考量的是落户,而不是如何清晰地与所选城市的发展定位融于一体,这样的选择,其实对发挥自己的价值并无好处,相反,在落户之后,还可能陷入无限的纠结之中,因为,那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方式的本末倒置,显然那是难以持续的人生状态。
接下来的问题是,北京上海的户口落地是最难的,但为什么持续这么多年依然是人才的聚集地?北京上海的房价出是最高的,但为何依然还有那么多人才在那里奋斗?相反,在一些西部城市,房价比北京上海低很多,而且政策也能给予一定的薪资指导标准,甚至还有更直接的优惠承诺,但为何还是难以吸引人才?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留住人才,才能发展,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而另一个侧面是,留住的人才在这座城市到底能有哪些可干的事,并且是否有着较高的成功率,只有将这两个侧面问题还原成一个整体问题,才能在宏观层面发现留住人才的本质。显然,留住人才并不根本目的,而根本目的在于让留下的人才有着巨大的创业选项和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户口优惠政策,都必须要有一个前置性的大环境,那就改善和提高那里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这才是吸引人才的本质需要,否则,即使留下了人,也留不住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