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的商业与原料生产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88.html

之前我就强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运力成本低地往往是商业高地,这种地方容易形成商业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商人又会利用这种积累来放款,形成高利贷或者比较普遍稳定的银行业,但是这些并非是资本主义,因为他们的增长方式仍然有赖于数量积累型增长,而非产业倒灌型的增长,这其中的“生产社会化”也就是雇佣劳动可以把总收入预期的持续乐观转化成总需求的不断增长。所以根本性质还是不一样的。这次我们用来分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为什么要这么联系起来呢?因为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关联就是商业发展,越多的交通区位布局就越容易造成产品竞争力的升降,乃至商品竞争力的强弱优劣,这一点在芦台盐场的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同样的自然条件,但在明清时期的水运与陆运优劣两分情况下,水运的海河北岸就逐渐对南岸形成了压倒性优势,海河口以南的盐场逐渐裁汰,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逐渐萎缩到大沽塘沽一带,后来有了一定恢复性发展,但到现在再次衰败,很多盐池被废弃,转而用于养殖咸水虾、光伏发电等。总之,弃用的盐田非常多。今天芦盐盐场除了一般的食用盐,更多的是服务于塘沽的海洋化工,也就是工业用盐。回到我们开头讨论的问题上,运力低地这一优势在京唐铁路修建后变得更加突出。这个铁路修建的时候,主要是服务于开平煤的运销的,当时比较流行的惯例是煤矿配套相应的铁路,铁路联通市场,或者将煤运到码头港口,再海运到外部。因此铁路特意沿着海边修,修到塘沽,藉由天津港水路到上海,或者经过铁路输往天津府城与北平。

但在客观上说,这个铁路进一步加强了北岸盐斤外销的优势。北洋时期,军阀成立了一系列运销盐斤的裙带公司,负责永七岸、豫岸等华北市场的销售,这里最主要的是利用卢汉铁路、津浦铁路等线路运输。另外根据东昌洋行的资料,在京津之间也有一定的汽车运输,比如从平谷运入棉花等农产品,从天津运出面粉和杂货,这样有一个天津与平谷之间的商贸贩运线路。但是这种积累的基础还是数量增长,所以并没有一个财富的增长,更多的是一种财富的转移。所以商业的发展有一个悖论,那就是商业越繁荣,真正的经济发展却越阻滞,除非这是两个不相干的系统,就像德赫干国家一样,他们的君主对于德赫干控制的农业并无多少干涉权,而德赫干贵族本身除了采邑内的农业收入,也希望聚敛更多的财富,这样他们也会倾向于参与商业。所以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德赫干分别和外部做买卖,他们的交换产品主要是自己的农业生产剩余,这个也是建立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的。我们设想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那就是主要的资本和财富都转化成了商业形式,那么社会会怎么样?数量积累型经济的内核逻辑会被掏空,而依附于其上的商业也会出现供应短缺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第一,交换的资源本钱就是积累增长的农业实业,第二,商业需要运力高地,或者说运价低地,那么就需要有对运力非常大的投资,然而运力本身并不是凭空出现,世上没有永动机,所以无论是机器还是牲畜,他们都需要补给,要么是化石燃料,要么是粮食或者草料,而且我们还没有考虑生产这两种燃料的人,他们的生存怎么解决,答案还是种粮食,所以即便是投资商业达到一个非常疯狂水准的社会,里面也是需要实业的,而且我们进一步考虑商品交换者,他们也需要吃粮维生,不然交换积累那么多财富靠什么活着,消费什么?总之,即便是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也需要实业。因为你的增长逻辑和现实情况都是这样。

粮食运输给商业运输带来最初的必要性,而这些地方是最早的运价低地和运力高地,由此展开一系列的商业运作繁荣地带。但是有的人把粮食当做资本主义的根源,这就是非常荒谬的了,粮食保障的是人的再生产,但是人不是资本,你不能因为人靠此得到再生产就把资本主义的起源放到这个上面,资本主义的核心是保持整个经济体或者市场共同体实现资本的再生产,这个道理就好比人识字才能上大学,但是你不能说人识字是上大学的根本原因,这是胡闹,识字的人照样有上不来大学的,而且占了绝大多数,能不能上大学和能不能识字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运价低地为的是提供更高的交换概率,同时降低商业成本,获得更高利润,商业繁荣是这个意思,而不是种类多就能造成商业的一般繁荣,根本不是那回事。运输奢侈品也需要运力条件优越的地方,而不可能让商人自己跑到什么崇山峻岭里。另一个核心逻辑是钱货比价,贵金属也有可能出现崩溃,因为交换的对象不可以被估价,比如说生命,这个时候粮食的价值就远高于黄金,这正是数量积累型经济的反弹,他们和资本再生产经济增长的情况不一样,担保物都不一样,一个是有上限的,一个是没有上限的,所以商业达到一个峰值后会回落,而在后者则不会,除非出现周期性危机,然而危机过后这个利益还会进一步增长,总趋势是上升的。

殖民地的情况更复杂一点,但是基本逻辑和这个差不多,他们的盖子有两个,一个是我们上述的逻辑,这是他们的“自然经济”对商业反应的上限;另一个是他们买办化融入资本主义市场的数量积累型经济,这一部分是伪资本再生产性质的,他们的上限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还有列强的内部固定资本更新对于原料的要求,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从长期看,这种不稳定会给种植园经济国家带来严重的打击,比如说肥料的生产,一开始需要鸟粪,结果很多国家抢着去搞鸟粪,后来合成化肥出现,这些鸟粪的价值就大大缩水,他们的经济发展就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秘鲁这样的国家,受害最深。而且金融权力使得列强不可能长期接受由原料国定价的情况,他们会把原料生产金融武器化,最终彻底拿下定价权,由此榨取更多的超额利润。铁路什么的修建,其实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而非真正希望使得殖民地变得商业繁荣,这些买办们的收入大多也存储到这些列强国家的银行里食利,所以总的来说积累大多跑到宗主国的口袋里了,谈不上什么实际增长,能表现出来的,一个是数量、产能,另一个是服务于这些行业运输和初步加工的设施增长,比如说铁路里程、粗加工工厂等。这些投资本身既是殖民地性质的,又是金融性质的,特别对于像日本这样的资本市场紊乱,而财阀又希望在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两头通吃、造成伪流动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来说,保持一定的“国策公司”,对于他们的经济危机复苏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他们的产能必须增长,也必须得到盈利,否则他们国内进行刺激而超发的货币就会导致真正的伪流动性疾病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