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作之花竞相绽放津南区与海河教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0043.html

仲夏清晨,曙光熹微,朝霞满天。

漫步在海河教育园内,总能见到津南市民健身、休憩的身影,大家徜徉在河清岸绿、路畅景美的绿色环境之中,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从道路贯通到环境融合、从借智借力到协同创新、从校地合作到产教融合……多年来,津南区与海河教育园区携手共进,让“合作之花”竞相绽放。如今,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各方面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不仅逐渐形成生态互利、产业互补、人才互通、民生共享的良好局面,还合力勾勒出一幅开放创新、互惠共赢的新时代发展画卷。

校地共建,基层治理亮点纷呈

“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辛庄镇开展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科普进社区活动

“真是太神奇了,这些科技又神奇又有趣,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辛庄镇锦绣家园社区、三鑫社区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的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科普进社区活动中,3D打印、智能盆栽养护、LED无线感应器等科技成果令社区的孩子们惊叹不已,大家争先恐后地体验操作,亲身感受着科技的无穷魅力。

“在辛庄镇,像这样由社区与高校共同开展的共建活动几乎每月都在进行。这些活动促进了社区居民与海河教育园内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养,带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热情,更丰富了高校青年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辛庄镇党委副书记刘泽说。

近年来,以辛庄镇为代表的津南区各街镇,积极借助与海河教育园毗邻的地域优势,深入探索高校助力社区基层治理的路径,使社区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绿色、和谐、宜居社区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津南区7个街镇的31个社区团组织与海河教育园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共建,从加强校地交流合作,大力培育社区志愿服务力量,促进创新创业、“创文”“创卫”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借助高校青年的热情与活力,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助推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市级非遗项目——工艺面塑走进天大

自共建以来,社区与高校携手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座、“青年志愿者进社区”集中行动日、社区党员和居民走进天大南大、社区儿童校园学访、民俗文化进校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区+高校”的模式,绿色文明理念得以传播,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培育,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焕发勃勃生机。

辛庄镇与天津大学签订了“创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合作协议”

在借助青年力量的同时,津南区也为高校提供了实践育人的平台。共青团津南区委员会副书记李明月介绍说:“津南区8个社区与天津大学8个学院签订了‘创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合作协议’,高校优秀大学生被选拔到社区进行顶岗实践,促进了校地资源的有效融合。”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柳华清是首位进入社区工作的实习学生,他说:“目前我已经进入辛庄镇汀上家园社区开展实习,协助社区做好党务管理、宣传教育、入户走访等日常工作。借助这个平台,我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民情,增强才干本领,而且利用专长和所学,我也会尽己所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像柳华清一样活跃在津南各个社区的高校学生还有很多,他们犹如星星之火,闪耀着基层治理的创新与活力之光。

借智借力,创新创业焕发活力

津南区委书记刘惠带队到天津大学对接洽谈校地合作事宜

高校院所是宝贵的“科技金矿”,更是重要的动能源泉。

近年来,津南区不断深化与海河教育园区高校的合作,持续加速融合创新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将校地合作推进到务实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更提升了本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高地”增添了新的动力支撑。

天津大学创新研究院

“自年以来,津南区先后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在区域内共建了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等创新载体。”区科技局副局长胡国权说,“这些载体集科技成果研发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端人才汇聚培养等功能于一体,成就了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了一批科技成果、引进了一批创新人才,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摇篮’。”

普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通过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孵化创立的公司,其创立人是南开大学教授陈永胜。“公司发展之初,有梦想,无资源。年,陈教授带领石墨烯基材料研发团队入驻南大津南研究院,此后公司不仅拥有了发展的空间,更坚定了发展的勇气和决心,曾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该公司销售总监徐飞龙说,在津南区和研究院的全力支持下,普兰纳米始终坚持推陈出新,科研团队坚持每月出一项专利,目前已拥有30余项发明专利,企业营业收入实现每年3倍速度增长,呈现跨越式发展。

为持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津南区还出台了《津南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管理办法》《津南区引聚海河教育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等文件,从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引育、项目支持等方面建立了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将海河教育园区高校及其孵化引进的企业纳入本区科技计划支持范围,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科技资金支持,用于产业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营造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数字是枯燥的,却最能反映成效:年以来,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天津大学创新研究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果转化中心共引进孵化企业近家,成立企业研发机构10余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0余项,申请专利余项,30余个科技项目获得市区科技资金支持,30余名博士学位以上人员来区创新创业,南大津南研究院获批天津市留学人员创业园,10余个团队获得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阿里云创新中心(天津津南基地)

深化校地合作带来的“福利”还远远不止于此。去年,由阿里云与津南区政府、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合作建设的实体孵化和加速基地——阿里云创新中心津南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其依据津南区产业导向,主要孵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目前,该基地共吸纳4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大部分来自天津本地,特别是海河教育园区内的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优秀创业项目。

这些入驻企业在津南孵化并成长,将激活津南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让城市充满朝气与希望。

搭建桥梁,打造引才聚才高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阿里云创新中心津南基地入孵企业、津南区内企业负责人与近名高校大学生们汇聚一堂、互动交流,分享择业创业心路历程,介绍引聚人才优惠政策,现场不断涌动着就业创业的热情。

这是去年冬天津南区人力社保局、阿里云创新中心津南基地、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举办的招聘宣讲会上的一个镜头,也是津南区与海河教育园区深化校地人才合作的一个缩影。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为吸引、集聚海河教育园人才就近就业创业,津南区制定出台了《津南区引聚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创新创业就业的政策》,以最大的诚意向海河教育园广大高校人才抛出“橄榄枝”。

区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科副科长李春芝说:“政策主要从鼓励企业吸纳海河教育园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在津南创新创业等14个方面制定了相关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人才到津南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海河教育园区人才,津南还将在住房、交通等方面给予优待,不仅要引进人才,还要留住人才,让人才安心工作。”

这项政策“红利”,在吸引高校人才集聚津南的同时,也为许多对高层次人才有需求的企业注入了强心剂。很多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区内企业吸纳海河教育园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津南区政府将给予企业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达50%,最长能补贴5年,对于广大创新创业企业而言,在大大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时,还能为优秀人才开出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人难的问题。”

除了出台引才聚才的好政策,津南区还与海河教育园区内高校合作,在培育技能人才方面下足功夫。目前,区内30余家企业与海河教育园区内高校合作共建了见习基地,在提高企业技术工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也为高校、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其中,天津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成效最为明显。双方一方面,按照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共同开发并申报了“安全技术与管理”新专业及相关课程,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将在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和帮助。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戴裕崴说:“这是一种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为企业‘量身’培育人才,真正实现产学深度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之路。”

靠“智”登高望远,借“力”扬帆起航。伴随着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津南区与海河教育园区的交流合作必将呈现出关系更加紧密、渠道更加畅通、成果更加务实的良好局面。相信未来通过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联姻”,更多校地合作将不断涌现,高校科研成果也将与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更好地“无缝对接”,为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7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