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人才知道的非遗,吃喝玩乐一样不少,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是很多朋友对天津这座城市的最初认识,如今的天津更多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海河两岸的美景,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天津港口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天津人骨子里的幽默感。
虽然天津并非古都城市,却也有着多年的建卫历史,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兴盛,在推动天津本地工商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不小的影响,并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01食:好吃嘛?吃嘛好?嘛好吃?
天津话在外地朋友看来,最具特色的三个字就是“嘛、好、吃”这三个字的组合怎么说都带着浓浓的天津味儿!而中心意思都是围绕着“吃”,民以食为天在天津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被称为天津三绝,也是天津传统美食的代表。
“狗不理”起源于年,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老板的乳名叫“狗子”,狗子14岁开始学做包子,随后又发明了水馅和半发面的制作工艺,口味好生意自然好。生意兴隆到狗子没有招呼食客的时间,客人们都戏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随后“狗不理”就逐渐叫开了。
如果您想带些伴手礼回去馈赠亲友,那么十八街的各式麻花应该是最能代表天津味道的礼品。买的时候您可一定要认准桂发祥的商标,十八街可不是麻花的品牌。至于这耳朵眼的炸糕,咱还是在天津趁热品尝,才能尝到它最佳味道。
02饮: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天津依河而建,也依河而兴,因商而起,又因商而立。人们常说“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直沽烧锅酒的酿造技术始于元代,在年由刘氏族人结合大直沽的自然条件和直沽烧锅的传统工艺,经过改良后酿造出“玫瑰露、五加皮、高粱酒”等天津特产。而大直沽也因此得名“人马过直沽,酒闻十里香”的美誉。
03游:到天津逛皇会领略天后文化
来天津,必游景点一定不可缺少古文化街,而在文化街中,最著名的必须是敕建天后宫。这里供奉着海神天后,怹在南方被称为妈祖,而在天津更多人会尊称其为天后娘娘,天后宫就成为天津人口中的娘娘宫。
如果您想感受纯正的天后文化,一定要在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来文化街看看,因为这天是祭祀海神娘娘诞辰的吉日,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这样的活动古时候被称为“娘娘会”,始于康熙四年,在乾隆年间才更名为“皇会”并一直流传至今。
天津皇会,并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庙会,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并有严格规定的庙会形式。吉日当天的行会表演融聚了净街、中幡、挎鼓、法鼓、旱船、秧歌、宝辇、銮驾、高跷等40多种天津民间技艺精华,热闹场面相比春节庙会还要喧闹许多。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演变,天津皇会逐渐演化成宗教文化、问医求子、祈福还愿、踏春访友、社会交往、城乡商品交易等集于一体的庙会形式。除去皇会期间,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娘娘宫都出现人声鼎沸的场景,特别是正月新春的时候,祈福、还愿、拜太岁的场景就更是热闹了。
04赏:来曲艺之乡感受鼓曲相声的传承
天津被人们称为“曲艺之乡”,古曲是数以百计说唱故事曲种的总和,在天津除京韵大鼓外,还流行着梅花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等,并且各自都有著名的流派和优秀的演员。您会不会把“听曲艺”列入您的行程计划呢?
在天津的鼓楼附近,有着以鼓楼为中心向外扩散的东、南、西、北四条街巷,虽以商业店铺为主,但其中不乏泥人张、风筝魏等手工艺精品店铺,以及有意思的各式小店,到鼓楼听京东大鼓不用买票您相信吗?
信步游走在鼓楼北街,耳边传来古曲悦耳的声响,其中不乏掌声交织,走进才发现并不是茶社或剧场,而是一家小小的乐器店,而那雷动的掌声则是来自街市中央围坐的看客。舞台就是对面不足5平米的琴行店面,十几人的场面却有着剧场级别的专注,绝对是游览行程中的一丝惊喜。
如果您不喜古曲,那就买上一张相声票,感受一下茶馆相声与隔着屏幕的不同之处。
也许有些记忆注定会被打上年代的烙印,慢慢地还会退出我们的视线,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人们曾经对它的喜爱,必定有些文化的传承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