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狗不理包子,可你未必知道天津三绝

说到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简直是博大精深。尤其是我们中国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满汉全席,不但代表着宫廷御宴,皇家美食特色。又有地方风味精华,里面搭配有荤有素,用料做工也是非常的精细,里面山珍海味可谓无所不包。甚至就连国外人听到我们中国的满汉全席,也是纷纷对此竖起大拇指。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饮食文化的渊源,里面包含了敬仰,汇聚了万物之灵气。

说到满汉全席,那么这里编者就不得不跟大家提一个天津地方的特色美食“天津三绝”。如果是天津当地人,对于“天津三绝”可能非常的熟悉,而作为外地人,如果在天津听到“天津三绝”可能对此还比较模糊的概念。

那么“天津三绝”具体的指的是哪三绝呢?比如说天津人都听过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这三种是天津的传统美食,又称天津的“风味食品”,三绝是天津美食代表特色之一,天津三绝在天津本土不仅有名,并且全国都非常的知名度高,比如说狗不理包子,甚至在很多地方大街小巷开的都有,尤其是冒牌狗不理包子店铺数不胜数。

可能很多人不禁要问了,狗不理包子再怎么做也就是包子。麻花,炸糕,普通人谁没吃过?其实如果说拿这三样普通的食品相比,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是唯独这三种东西在天津却被称得上是一种绝味的食品,尤其是这三绝的创始人,他们同样拥有一个身份就是出身贫寒,但是他们的志气却非常的强大,不断的在美食之路钻研烹饪技术,尤其是他们最重视的投料标准。做出的食品不但使购买的顾客非常信得过,并且这“天津三绝”,直到现在也是中国天津人口中的骄傲。那么今天呢,编着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天津三绝他的美食来源。

“天津三绝”之一:狗不理包子。

首先第1个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狗不理包子,虽说吃过的人不少,但是对狗不理包子历史的研究,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太多吧。其实在众多人眼中做包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段,包子本身价格不贵又便宜,只要能吃就可以了。并且呢包子人们也只是最多作为一个早餐使用而已,如果说能够端上餐桌用来待客,却有失大雅。就比如说天津做包子的商家不在少数,比如在天津北门西牛记牛肉包,在东马路恩发德阳肉包,但是流传到如今,如果说包子的名气以及他的知名远洋程度,则当属狗不理包子为之首。

我们现在先不说狗不理包子它的前身。其实创始于年,在清朝咸丰年间有这么一位14岁的小伙本身他出生贫寒,但是却能够做的一手绝活拿手包子。就像很多人心中疑问,为什么要将包子前面加个狗不理,听起来确实比较难听。

据悉在清咸丰年间,在河北的武清县一个农家大院里,一名老农年近40岁,才生的儿子,在我们中国人眼中,老来得子是最幸福的事,所以这名老人就将自己的儿子取名:“狗子”。也是为他祈求平安。说的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想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小狗一样好好养活,能够混口饭吃即可。当然这名狗子虽然出身贫寒,但是聪明伶俐,狗子14岁便来天津学艺,他的起步也不高,要求也很简单,只是在一家蒸吃铺做一个小小伙计。一天管三顿吧,混口饭吃就得。

当然做人要有上进心,并且要心灵手巧,勤奋好学,这样伙计对于掌柜来说才是最需要的,所以狗子自然在一边做伙计的时候,就练就一手好活。人穷志不穷,出身贫寒的狗子,当然内心有不甘,不甘于寄人篱下的生活,于是自己另起炉灶,摆起了包子摊。可能就连狗子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一直流传到现在,还被人们传为佳话,甚至很多大街小巷还纷纷效仿,打着他的名号来售卖。

同样的包子,只有用心的人做出来的,可能吃法以及口感更不一样,狗子做出的包子,主要是狗不理包子采用“半发面,水打馅”制作工艺。吃起来口感比较柔软,鲜香又不腻,尤其是它的色味形成一个独具的特色。再加上狗子本人非常的厚道,不像一些奸商在做包子的时候里面缺斤少肉,包子面大肉馅少,而狗子的包子却做得非常的有特色,并且比较厚道,所以自然引来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给狗子捧场,吃他的包子。

所以别人家的包子铺自然和狗子相比起来就惨淡很多,而狗子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呢,吃包子的人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狗不理包子就由此得名而来。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无论是我们做人,还是做生意,做人要厚道,如果有奸商心态,那么自己的生意肯定也不做长久的,而狗子做生意却非常的厚道,自然博得人们的喜爱,所以这样他的狗子根本就不愁卖。

尤其是在清朝说到袁世凯,众所周知,曾经袁世凯也在天津任职编练新军,甚至袁世凯将狗不理包子直接带入皇宫奉献给慈禧,大家可想而知一个包子能够被慈禧老佛爷享用,说明这个包子他的口味特色深受度非常的高。就连慈禧吃后也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那么经过袁世凯以及慈禧吃过的包子,自然被传为佳话,从此狗不理名声大振,就连狗子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包子能够被慈禧老佛爷享用。

那么说不倒狗不理的包子,它的特点其实还是蛮多的,主要体现在它会调馅儿以及和面,蒸包火候掌握的非常到位,在制作狗不理包子的时候,有自己严格的投标标准和操作规程,所以自然做的包子要比其他同行好吃。

同时经过狗子精心研制蒸出来的包子,它的水分大,营养呢更加的丰富,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吃起来更加的鲜美柔软。而有些人吃的包子里面比较肥,吃几个就腻了,狗子做的狗不理包子,吃着肥而不腻,满口油香,尤其是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更加易于消化。因此呢,狗不理包子更受到一些中老年人的喜爱,甚至连中外顾客都纷纷对此褒奖。

也就是因为自己出身贫寒,但是自己又善于钻研,狗不理包子的老字号,在天津以及全国快速开了很多分店,甚至还出国在日本东京也开办了狗不理包子。由此看来狗不理包子,不但在天津以及我们中国有名,甚至早已传向世界各个角落。

“天津三绝”之二:耳朵眼炸糕。

那么下面小编继续为大家揭晓天津三绝第2道美食,耳朵眼炸糕。同样耳朵眼炸糕读起来比较绕口,但是这道油炸食品仍然也是天津三绝食品之一,与天津狗不理包子齐名。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年,主要取名耳朵眼炸糕也是有缘由的,因为就是因店铺紧靠耳朵眼胡同,所以才取名这么一个名称,读起来是比较绕口,耳朵眼炸糕,他主要的食材用米作皮面,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外形呢呈扁球形,颜色淡金黄色,是天津特产特色美食之一。

耳朵眼炸糕是由回民刘万春所创造的一种美食。特色它主要是制作精细,自然价格物美价廉,赢得“炸糕刘”的绰号。无论是百里外的富裕人家,还是附近的百姓过生日,办喜宴,都会定制一些耳朵眼炸糕。尤其是耳朵眼炸糕的“糕”字,它的谐音寓意着取名步步高之吉利,所以再加上它的口味非常的独特,生意自然越做越红火,一直研制到如今,耳朵眼炸糕生产已经高达上百余年的历史。

耳朵眼炸糕创始人被人称为炸高刘。店主原名刘万春,他主要是以卖炸糕谋生,同样他善于研究美食,在榨糕上面做工比较细致,逐渐形成自有特色的风格之分,加之他选的店铺选址在天津北门外一个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所以本身选址就造就了他这个耳朵眼炸糕的由来,但是在销量上面是越销越火。

尤其是耳朵眼炸糕,我们先不弄它的历史,并且它的营养价值其实非常的丰富,里面主要富含的有一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我们人体所需的补充营养物质,甚至吃的耳朵眼炸糕,可能还有一些安神养颜的作用,能够健脾利湿,这样的糕点虽然是油炸食品,但是适合中老年人以及小孩都可以吃。而如何如今的油炸食品相比起来,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耳朵眼炸糕更深受人们的欢迎。

虽然说如今的油炸食品里面放的调料味比较多,可能在味道色泽上面更胜于耳朵眼炸糕,但是那个时候的耳朵眼炸糕简直是吃起来口感比较外嫩,芳香口味经久不衰,更深受人欢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耳朵眼炸糕在年以来。还多次被耳朵眼炸糕自年以来,多次被天津市政府、市商委、市烹协、市饮食公司评为优质食品全鼎奖。

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糕点,在年在第5届亚太博览会上还荣获金牌的荣誉,年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有名小吃。

“天津三绝”之二:十八街大麻花。

而天津三绝第3个有名的就是当属:十八街大麻花。尤其是天津都知道桂花香十八街麻花不但是一道传统驰名中外的名典,同时他还当属于天津市的百年老字号麻花店,而如今能够将一个麻花开成百年老字号,几乎已经绝迹了。同时也就是这么一个或许被普通人认为很普通的麻花呈荣获国家,妖精顶奖,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现在如今也是天津市一个名牌产品和天津市著名商标之一。

那么我们来说说它的名称起源,为什么叫做十八街大麻花,天津。老当地人都知道桂花香十八街麻花,因店铺曾经坐落在太谷南路十八街的地点。十八街大麻花的创始人叫:刘老八。在清朝的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有这么一条十八街的巷子,从此刘老八就在这里开启了他的营生。在古代多数的食品都是油炸比较多,这个天津大麻花也是如此,刘老八擅长一手炸麻花的绝活,同样的炸麻花技巧,经过他所炸的麻花,不但真材实料,选用的金白面粉也是一些上等清油,所以刘老八从不缺生意,每天都是顾客临门。

当然一个人生意越做越大。那么开的分店的欲望可能就越来越大。最后吃的人多了,渐渐对十八街大麻花失去了以往的兴趣,生意逐渐的下降。当然能够挽救十八街大麻花这个名誉的,还是他店里一个少掌柜。据说少掌柜当日一次游玩出去,回家又饿又累。本身想吃些点心,但是只剩下一些点心渣,说来也巧,这个少掌柜也是聪明伶俐。他让下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合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油炸,然而往往也就是这样一个创意,油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更加与众不同,吃起来酥脆,并且香气扑鼻,味道更加的可口。

而也就是这样一个意外的收获,刘老八在研究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加了一些什锦酥馅。桂花香,以及一些核桃仁。花生。芝麻油,同时还放了一些冰糖,通过这些调料调配出的十八街大麻花,口感更加与众不同,增强了口感的味道,放置时间长。最后被人们传来传去,桂花香麻花也成为天津三绝之一。

无论是生活在天津本地的人,还是去天津旅游的人,天津三绝你们都吃过吗?如果还不知道,去天津不妨去品尝一下,毕竟这么有名的东西,如果大家只知道天不天津狗不理包子,就有些太可惜了,能够真正品尝到天津三绝的人,去天津也不枉此行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