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周总理我是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南开,日新月异。南开大学坐落于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天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为求教育救国,严修与张伯苓于年建立南开大学,敬爱的周总理正是第一批学生之一。巍巍南开允公能,百年风华日更新,本期推送,让我们走进这所百年名校的辉煌历程——
何来南开大学?
年9月25日,南开学校大学部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南开最好的学生,敬爱的周总理正在这一天入学南开。自年创建以来,南开大学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有许多不平凡的经历。
年9月25日,南开大学开学,共招收学生96名,周总理是首期学生之一(后排左一为周总理)
建立之初,在严修先生和张伯苓校长的多方努力下,南开大学得到了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南开热血儿郎纷纷投入火热的抗日救亡学生运动中去。年7月,天津沦陷之后,因师生激烈抗日,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校园几乎被夷为平地。老校长张伯苓说,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年7月29日、30日,侵华日军连续两天对南开大学进行狂轰滥炸。图为被炸后的秀山堂残迹。
此后,被誉为学府北辰的南开大学被迫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成立临时大学,继而再迁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校门
年5月4日,联大全校师生举行结业典礼,西南联大正式结束,三校复员北归。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年4月9日,教育部宣布南开大学改为国立,张伯苓任校长。从此,南开大学开始了国立时期。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
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在天津八里台原址举行复校典礼
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总理于年、年和年三次回母校视察。毛主席为南开亲笔题写校徽并来校考察。
年2月24日,周总理视察南开大学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文理学科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焕发青春活力。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年,南开大学入选首批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年,南开大学被列入国家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年,南开大学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何为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的百年历史令人振奋,那如今南开大学坐落何处?南开大学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城市之一的天津市。学校占地.19万平方米,位于南开区的八里台校区、位于海河教育园区的津南校区,以及位于滨海新区的泰达校区,构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这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也有美丽的校园风景,更能感受到爱国奉献的文化氛围。春梨夏荷秋桐冬雪,各有一番韵味。
从八里台校区南门进入,就能看到南开杰出校友周总理塑像伫立在主楼前。这里是南开园的地标。
思源堂是南开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年,是南开园在日军炮火轰炸后的仅存建筑,历经近百年风雨,至今仍在正常使用。这里有着一堂课换来一座楼的故事,来到思源堂,感受南开百年沧桑。
老图书馆建成于年,这里自带复古滤镜,电风扇、书架、门匾、台灯、木质文档盒……时光仿佛在这里沉淀。
南开大学曾有一口老校钟置于思源堂西侧,年日军占领南开大学后,毁掠该钟。年7月,为铭记历史,励志未来,南开大学重新铸造校钟。凝重古朴的校钟诉说着一段南开惨痛的历史,更彰显着南开人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
南开大学大通学生中心位于津南校区中轴线东侧,形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寓意着青春的艳英之气,在砖红色主色调的校园内,银白色调的大通学生中心更是别具特色。
津南校区的地标——图书馆,这是一座获得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的建筑。在图书馆顶楼,可将津南校区风景一览无余。
南开大学地处北国,虎踞津门。小引河、马蹄湖、新开湖点缀下的南开校园多了一份北方高校少有的清新和灵动。校园中道路宽敞,植物繁茂,现代化气息浓郁。在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天津市,南开闹中取静,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文化气氛。严谨勤奋的师生与美丽灵秀的校园,南开大学确实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宝地。
何成南开大学?
如今的美丽灵秀的南开校园,背后是无数先辈们负重前行的血泪历程。这是一所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大学。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建校以来,有名可考的南开英烈就有36位。
年8月,陈镜湖(左)和同乡杜真生考入南开大学,此为开学第一天二人合影留念照
西南联大师生欢送从军学生
南开从来不是因其大、因其显、因其盛而闻名,而在于其群贤汇聚,英才辈出。百年来,一批批著名学者以其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影响着一代代南开学子。数十万怀抱旷远的俊逸英才,从南开园走向五湖四海。
年9月25日,南开大学正式开学,首期招收96名学生,周总理就是其中之一。周总理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与人民,老校长张伯苓曾多次称他是南开最好的学生。我是爱南开的,在给留日南开同学写信时,周总理曾这样说道。如今,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马蹄湖的湖心岛上,屹立着一座年落成的白色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上正镌刻着这句话,已经成为南开人的集体记忆。
曹禺,现代话剧之父。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郭永怀,两弹一星荣誉勋章获得者,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大猷,中国物理学之父。他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两项研究为后来的工作开辟了道路,一项是关于重原子f态的计算,另一项是闭壳层电子激发态的计算。
刘东生,著名地质学家,被誉为黄土之父。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平息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创立了黄土学,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
……
先贤们的成就光辉夺目,现今的无数南开人也在砥砺前行,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岗位锐意进取,努力谱写新的篇章。
周其林团队,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年,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三大奖中分量最重的一项,历史上该奖项曾多次空缺。
陈军团队,开展先进电池材料与技术研发,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低碳节能减排发展做出贡献。
陈永胜团队,在碳纳米材料、有机功能材料及其能源转化与存储等领域持续展开领先国际的研究。年,面向能源转化与存储的有机和碳纳米材料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方勇纯团队,研究成果智能工业起重机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入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团队技术获得学界和业界广泛认可,荣获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当代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第一人。如今叶先生已成为在海内外传授中国古典诗词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人学者。
南开大学在—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年,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3篇。—年南开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篇,累计被引用次数次,被引用次数排名第16位;篇均被引用次数18.87次,在全国累计被引用次数较多的高校中位居第一。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
愿祖国繁荣富强。
老校长张伯苓这响彻云霄的历史三问,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南开人会一代一代的问下去,答下去。南开之事业无止境,南开之发展无穷期。
从南开洼奠基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到八里台知中国,服务中国;从日寇毁校到被迫南渡,在西南边陲刚毅坚卓、弦歌不辍;从北归复校艰难重建,到迎来新中国诞生建设新南开;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探索培育英才;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科教兴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建双一流高校,南开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相联,与时代社会的发展相偕行。
百年南开,永远年青。
来自:南开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