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泰达医护ldquo大白rdqu

此刻的上海,正在迎战奥密克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全国上下,同心守“沪”

滨城泰达的援沪医护人员

正在随天津援沪医疗队在上海战斗

与病毒面对面

泰达精神暖心守“沪”

从4月3日抵达上海至今已经10天,援沪的泰达医疗小分队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充分弘扬了“泰达精神”。

这两天,滨海新区医医院内四个舱约人的核酸检测工作,泰达医疗小分队的26名队员陆续入舱工作,进行鼻、咽拭子采样。

上海的气温已经高达30摄氏度,队员们进舱工作需要4至6个小时,身穿防护服工作,很容易就浑身湿透。面对困难,泰达医疗小分队的主力队员们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良好的个人素质,不仅成了医疗队的主力军,也为队员们起到了表率作用,深受大家称赞。

在这片新的阵地,医疗队员们各自坚强,同时也相互关爱,医院之间的界限,大家都是战友。医院的文雅娟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细心的她观察到队员们既劳累又紧张,但是大家都非常坚强,从不轻易表露疲惫和困难,于是她自告奋勇地提出建立关爱小组,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关爱,释放压力。

对于泰达医疗小分队的队员们来说,这是一场战斗,也是平常的工作。他们坚定信心,牢记使命,要用优秀的表现圆满完成援沪任务。

一声号令,迅速集结

4月2日,滨城泰达接到紧急组建援沪医疗队通知后,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迅速组建起由医院14名、医院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小分队,加入到天津援沪医疗队,滨城泰达的“医护大白”再次出征。

入舱战斗直面病毒

4月3日,泰达医疗小分队跟随天津援沪医疗队到达上海。

4月4日至7日,医疗队紧锣密鼓地定制度、制流程、安排排班、进行入舱前的岗前培训。队员们一遍遍地练习穿脱防护服,感控老师严格的指导穿脱防护服的注意要点,一切都为了进舱后的工作万无一失。

4月8日,驻地医疗队终于接到入舱的任务——给天津医疗队接收的名患者进行鼻、咽拭子的采样。每名患者都要进行鼻拭子和咽拭子的双采,为了保证操作到位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大家入舱前强化训练鼻、咽拭子的操作,积极分享如何减少患者在采集鼻、咽拭子过程中痛苦的宝贵经验。

医院的石颖、吴丽娜、段青梅三名队员作为第一批入舱采样人员投入到紧急的入舱前准备工作中。医院的李民、李雯和华冰同样在入舱后迅速投入到战疫一线,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坚强的医者信念与病毒“面对面”战斗。

在完成第一次工作任务后,他们通过语音连线,与其他队员进行了经验分享,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吸取经验,为接下来的入舱做好准备。

医院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每个班次在方舱中驻扎6个小时,再由下一批次队伍继续接管。但从出发、消杀防控到返回驻地,一个班次要耗时近10个小时。而方舱内核酸采集任务比普通诊治任务更为艰巨,因为要时刻面对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面对鼻咽部不适的患者,考验技术,更考验心理素质。尽管如此,大家都不顾疲劳,短暂休息后就开始对入舱经验、流程进行总结,为随后即将入舱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重温誓词坚定信心

医院和医院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执行援沪任务,党员们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赓续红色基因。非党员队员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泰达医护冲锋在前的必胜信念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从武汉“红区”医院、隔离点、疫苗接种、核酸采样,每一次“战疫”,对于泰医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泰医人防疫救治工作经验丰富,发挥专业技术能力,为抗击疫情助力,是光荣,更是责任。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