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英才与高考移民
很多人就在想,天津海河英才的目的是引进人才,也希望真正的人才到天津发展,但如何使高考移民无漏洞可钻?
办法有的是。政策的逐步收紧也是事实。很多人都以为海河英才造成了现如今的状况,其实不然,海河英才只是让口子更大,最早还得追述到蓝印户口的时代,那时候这种现象就已经存在了。
蓝印户口不是正式户口,但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享有和常住户口居民同等待遇,两年之后可申请常住户口。
这政策不是天津首创,最早是在中小城市推行,后续各大城市才开放政策,目的也很简单,引进人口,清除当地房地产库存,拉动当地经济。
蓝印户口政策年在天津开始施行,年5月31日停办。停办的原因之一就是高考移民。高考移民的出现,不论是确实在津定居还是单纯为了高考而来的,肯定会挤占一定的教育资源。必不可免的就产生了摩擦。例如武清区,由于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在当时是高考移民最多的。
这些问题,上面人知道吗?必然知道。但没办法也只能咬牙承受反噬。
之后就只有积分落户,直到年5月推行海河英才计划。目的也一样,人才抢夺,引进人口产业,去库存,拉动经济。
然后一年年下来,加上之前蓝印的积累,这几年的新天津人越来越多,信息传递也越来越发达,就造成了目前这个人尽皆知的局面。
海河英才计划这几年有没有提高申请门槛,答案是有的。从最开始的符合条件,或者想办法符合条件就能申请,到后来的限制异地工作异地社保,公务员事业编等等举措,也都是政府在逐步限制。
官方一点的讲,毕竟海河英才人才落户新政,目的在于支持有意来津真正参与天津市各项事业发展,愿意在津脚踏实地创新创业,在津定居生活的人员,而不是借落户之机,单纯挂靠户籍,或为子女获得参加高考资格、买房炒房的各类其他人员。
但如果现在马上出台政策,海河英才把申请门槛提到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条件的地步,申请人数急剧下降,对天津影响那就太大了,各方各面,尤其是房地产市场,那简直就是灾难。政府也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因为对天津来讲没有一点好处。大家仔细想想就明白了。
实话说,只要海河英才还在,天津的教育优势不减,就肯定能够引进人才人口,很大一部分人将来也确实会定居在津。再不济这些高考移民们也能促进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发展。
30万人,30万个家庭,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政策真的要有变动,肯定不会一蹴而就,也会给一段时间的缓冲期或者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妥协。毕竟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资源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群体的问题。海河英才这么多年走下来,他捆绑了太多人或势,民意在此,政府大概率不会一刀切。
如果哪天出台相关政策,大概率也是要求有天津三年学籍之类的,不动根本,但确实能促进消费,振兴经济,有利于天津发展的政策。
而且海河英才是作为一个长周期的政策去实行的,短期内成效会有,但不会很大。
那些想真正留在天津的,肯定会留。不想留的,你也留不住。教育和医疗等其他优势就是天津的筹码,终归还是会有人留在天津的。
高考移民就是天津付出的代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