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东升人生闲情一杯茶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
茶之味   对爱茶之人而言,悠悠万事,唯“茶”为大。杯不离手,茶不离口,一般出门都不忘随身携带一茶杯,杯里装了香茶,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端起茶杯“适当地”抿一口,可以止渴,可以解乏,可以纾困……   关于饮茶这件事,我喜欢“穷讲究”。为何说是“穷”讲究呢?因为我的讲究,不是攀比茶叶有多高档,价格有多昂贵。换言之,我的讲究,不在乎“茶”的名气和价位,而在乎此茶“泡”出的清气和滋味。   如今市场上出售的优茶、名茶,报价动辄成千上万元,这类“极品茶”不是我辈所能消受的。况且,对于一些炒作出来的“名茶”,我没有多少兴趣。我是山里人,了解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无论什么茶,名茶也好,极品茶也罢,它们都是从地球表层泥土里生长出来的,绝无可能从月球上或是火星上采摘来的。   亲友们知道我是茶迷,他们到外地出差或旅游,回来不忘给我捎带一点当地的“名茶”。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庐山云雾,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因为地域和历史的缘由,这些“自带流量”的名茶,令人一见包装,便肃然起敬。兴许是久居乡野的缘故,我有些“奥特”了,喝来喝去,还是“一根筋”地认为,家乡池州的茶叶,最对自己的脾胃。我是一个土包子,喜欢吃家乡的笨鸡,喜欢吃家乡的糙米,喜欢吃家乡的野生鱼,当然更喜欢喝家乡的土茶。我生活在这方水土,我的肠胃早已适应了这里的食物品种,我的舌尖也特别钟情于这片土地上土茶的味道。   家乡的土茶滋味美,离不开家乡的山泉水。泡茶的山泉水,是我“亲自”到两华里外的一口泉眼里打来的。河水煮河鱼,泉水泡土茶,此乃“黄金搭档”,是绝配,犹如山里的小伙子爱娶山里的姑娘,因为山里的小伙懂得,和山里的姑娘在一起,往后的日子才过得踏实、舒坦、有味。   新的一天,从一杯茶开始。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离不开茶水的滋润。因为,喝茶,喝的不仅是茶,喝的不光是水,喝的是一碗天然清纯的乡情趣味。茶之韵   我喜欢喝茶。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从早到晚,我的手里必然捧着一杯茶。   喝茶这个癖好,是从小培养的。母亲从山上野生的小茶树上采摘了茶草,放在铁锅里清炒一会儿,再用手揉搓成条,放在烘笼里焙干,装进铁皮盒里。每天早上,母亲抓一把粗茶叶,撂进陶制的大茶壶里,再舀一大瓢开水,冲进壶中。待茶冷却后,口渴了,我便拎起茶壶,口含着茶壶嘴,一阵“咕噜咕噜”,一壶茶只剩下壶底疲软的叶片。   成年以后,喝茶渐入佳境,由“牛饮”的初级阶段,进化到“品茗”的高级形式。一杯清茶,捧于手中,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才轻啜慢品。茶如人生,甘苦自知。  茶喝多了,自然成癖。每天清晨起床第一桩事,便是烧水,泡茶。这边烧开水,那厢洗茶杯。杯子有讲究。有人认为紫砂壶泡茶好,彰显古色古韵。而我喜欢用透亮的玻璃杯泡茶。愚以为,紫砂壶纵有千般好,因为不透明,看不到茶叶在水中的妙姿和韵致,就如同在黑夜里看美人,纵然美若天仙,却难睹其芳容,终是缺憾。   洗净了玻璃杯,对着晨曦一照,清亮澄明。从冰箱里取出茶盒,用指头撮出几十片茶叶,丢入玻璃杯。再封上锡纸,盖上盒子,放回冰箱。茶叶既清纯,且娇气,忌沾染俗味,必须低温隔离存放。   水要缓缓冲,冲到八分饱,旋上盖子。一场令人心荡神迷的精彩节目便开演了:一帮绿衣女郎,在碧波荡漾的浅水里,婆娑起舞,上下翻飞,韵味悠长。   轻轻地旋开杯盖,氤氲的水汽直扑我的脸面,那一股撩人、醉人的茶香弥散开来。我用鼻、用心,吸着,吮着,这哪里是茶,这分明是一江春水、一山春色啊。   端起这杯茶,走到楼上的阳台上,静静观赏着壶中乾坤,然后把杯口递到唇边,呷啜一口,一缕温润滑过咽喉,顿觉唇齿飘香,五脏六腑因此澄澈透明起来。此时,我昂首远眺前方的原野,感觉心胸是如此的清朗,世界是那么的美丽。   鲁迅说得真好:“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作者简介:俞东升,祖籍江苏句容,教师,蛰居升金湖畔,安徽省作协会员。海河文学编辑部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