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ldquo环境优区rdquo

四月的滨城,草长莺飞,春花烂漫。在临港湿地公园平方米的中草药园中,20余种中草药及时令花卉、千余棵不同品种的树木生根成长,还有油菜花、柳叶马鞭草等花海景观吸引着市民前来观赏游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在渤海之滨。

临港湿地公园

风光旖旎碧波粼,倒影丛生绿树荫。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滨海新区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底色”,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及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环境优区”,建设生态滨城。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21.1%,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去年增加17天。新区10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Ⅴ类及以上标准,达标率%。滨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向好。

飞鸟衔来都是春

生态守护需用心

“原来印象中的保税区临港片区就是工业区,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公园,以后可以经常带家人来逛逛了。”家住中部新城的刘女士对身边的美景赞不绝口。正如其所言,如今吸引市民游园打卡的临港湿地公园原来是一片盐碱地,通过人工生态修复技术治理,现已成为一座以修复海河入海口生态环境、保护鸟类栖息地为目的,兼具景观效果的生态湿地公园,成为渤海湾畔的一颗“生态明珠”。该公园自年10月二期升级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游人,目前已成为公认的网红打卡地。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很多网友留言,要走进临港湿地公园来一场与春天的约会,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宜居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在新区的南北两翼,有数块生态之“宝”,包括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城遗鸥公园等。每到候鸟迁徙的季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就会迎来包括白腹鹞、白鹭、东方白鹳等在内的各类候鸟数万只,被誉为“候鸟天堂”。

北大港湿地保护修复成果显著

多年来,滨海新区持续加强生态红线保护和海洋生态修复,着力打造城市绿肺和蓝色海湾:严守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严禁新增围填海行为;高标准实施“”工程,实施北大港水库核心区环境综合治理。“十三五”期间,新区共完成造林11.67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高新区北片区造林绿化工程、空港宁静高速沿线造林绿化工程、胡家园造林绿化工程等,未来将打造出林网交织、路网贯通的生态体系,为京津冀再造一叶“城市绿肺”。此外,新区还大力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目前12条入海河流从年的“全部为劣”改善为年的“全部消劣”,劣V类水质比例下降40个百分点,实现“清零”,消减比例位居全国前列。

五年来,滨城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广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建设蓝色海湾、河湖连通、绿色生态屏障等项目,加快构建生态格局,实现治污增绿降碳协同推进,绘就水清岸绿、天蓝海碧的美丽环境画卷。

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经济,彰显产业发展勃勃生机。

“我们将在深入分析天津港集团用能需求的基础上,依托风电、光伏、氢能、储能、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建立与零碳港口相匹配的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天津港集团科信设施部总经理王轩表示。截至年3月24日7时,天津港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天,发电量达.2万kWh,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吨。

天津港零碳码头

天津港建设零碳码头的绿色发展理念一直向海洋延伸。年4月13日,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与冀北电力交易中心达成“绿电”采购交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渤海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和曹妃甸11-1油田群的29个海上生产平台已全部接通绿色电力供应,使用绿电量近万kWh。

向绿色能源要效益的还有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年,位于滨海高新区的中环半导体DW智慧工厂(三期)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个年产25GW高效太阳能超薄硅单晶片的智慧工厂项目建成后,G12光伏硅片总体产能将超过50GW,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单晶硅片生产基地。“目前,新区正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推进盐光互补、海上光伏、绿色智慧能源等示范项目建设,构建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系统,预计‘十四五’末总装机容量达MW,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5倍。”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五年来,新区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新区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年的29.5%提高到年的32.1%。在清洁生产审核方面,“十三五”期间,新区共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家,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个,节约标煤16.76万吨,节水约0万立方米,节电约万kWh,节能降耗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同时,新区全面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提高煤炭使用效率,推动节能改造。

全民参与低碳生活

共同缔造美丽“滨城”

绿色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天津的未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在践行绿色生活方面,中新天津生态城推行垃圾分类实名管理、弹性收费和信息公示,居民分类准确率达87%。”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了“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效。年,生态城高标准打造了30个智慧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建设了余座垃圾分类环保驿站,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到94%,分类准确率提升到87%,每一户家庭投放垃圾都分类、实名、定时定点进行,所有投放数据都能实时掌握、精准溯源。

生态城垃圾分类环保驿站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发展之路无疑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作为新区绿色发展的缩影,从海绵城市、社会管理再到生态指标体系,生态城的一系列成形经验具备了在全国推广的基础。

在社会生活中,新区正积极推行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如大力推广海铁联运、“公转铁”模式,大力发展轨道交通,B1、Z2、Z4线加快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期间,新区将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扩大绿色消费。

俯瞰滨城美景

五年来,新区大力实施“环境优区”战略,勇立潮头,先行先试,通过走实走好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为百姓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同时,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打造城市发展示范区,为百姓建设宜业环境。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正焕发出无限魅力。

记者手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抬头见绿,起步闻香,如今,滨城百姓家门口的风景可与江南美景媲美,不断改善的环境让更多滨城人感受到了幸福的含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滨城人,记者深切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多么可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近年来,滨城成为候鸟迁徙歇脚之地,每年都有几十万只候鸟到此栖息、筑巢、繁殖幼鸟。到新区观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而这正是多年来滨海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生态之城”的成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中间地带得到严格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被列入天津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展望未来,“津城”“滨城”相映成辉、竞相发展的新发展格局必将促进新区走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