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新政户籍学籍,会产生什么影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近日公布高考新政。
政策内容有点多,要点就是,之前天津高考报名只需要天津户籍,新政增加了“学籍”的要求。换句话说,要想参加天津高考,除了需要天津户籍,还要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禁止“空挂学籍”。这意味着,天津正式粉碎了“高考移民”通道。一大批正在考虑或已经办理了高考移民的家庭,将面临艰难抉择。
大家对天津趋之若鹜,也是对天津高考优势的羡慕。举个例子,复旦大学年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共计57人,在天津市的招生计划共计25人。但是,河北省年的高考人数约62万,而天津市的高考人数只有5.5万。这个比例,想必大家都懂的。而从年的高考录取率来看,每3个天津考生,就有2个能上一类本科。
一直以来,天津坚守素质教育,全民减负,试卷自主命题。而周边的省份,无论是河南、河北还是山东,高考都是炼狱级别的。在河北,为适应当前高考制度而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衡水现象,让学校如同一座高考加工厂,学生如同工厂中的机器不停运转
总的来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教育体制,造成了两种割裂的竞争环境。
当年,天津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的时候,在近四个月时间内,就有大约6万人落户天津。虽然它的本意是降低人才来津落户门槛。但绝大多数还是它高考优势的吸引。
新政的出台,让更多人会在“本地高考的成本”和“天津高考的成本”间做一个权衡。
不去天津,享受不到天津高考优势,前功尽弃;去了天津,就要服从安排,娃被随机调配到某所普通高中,大概率连自家教育都比不上。
对于只想落户高考的这部分外地人来说,时间线就拉长了,他必须保证孩子一上高中就得把学籍转过来,意味着高中前就得把户口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上高中后有可能还得陪读,各方面成本会加大。
这很矛盾!
政策的出台是参考了其他省市的一些做法,这是保护本地户籍考生利益,既推进户籍改革、异地高考,又防止政策被利用。对有本地户籍,且一直在本地就读的学生没有影响。本地家长学生对新政普遍支持,而不断趋严的天津户口管理也让更多外地家长重新权衡“落户事宜”。
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保护教育相对公平的一种有益尝试。
而新政的实施,是否会让天津的中考压力变大,会不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天津中考,或许也是一种可能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