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安置考试尘埃落定,高考移民家长最终选
天津的安置性考试已经尘埃落定,数千名学生花落天津各区,河北考生高三考生张寒(化名)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作为一名天津高考移民考生,他参加了天津市组织的安置性考试,最终成绩不佳,只考取了天津下属某区的一所乡镇高中。
这还不算,张寒的选科组合为物化政,而这所高中只开设了物化地组合。
要么在剩余不多的时间改变选科,要么放弃这次安置也就是同时放弃天津学籍以及高考的机会。
张寒不是一个个例,有部分考生因各种操作违规,以致连这次安置考试都无法参加。
这场起于高考的高考移民处置风暴,以针对空挂学籍为主要对象,措施之严厉,在天津高考政策力度空前,执行力度空前。
一系列的操作表明了天津社会层面对于高考移民的强烈反对,这既是以省为单位的态度,本身也笼罩在国家双减政策出台、治理教育焦虑等大背景之下。
几方合力之下,奔赴天津的高考移民可谓是哀鸿遍野,尽管有安置性考试的政策支撑,但是市区五所标杆高中基本不做考生安置,已经让许多移民的重点中学考生大失所望了。
天津社会层面对于天津高考外域移民,本身是持一种反对的态度的,这种态度,不会因为其手续合规与否而改变。
而面对这样的一种社会舆论环境,高考移民本身也颇感委屈,毕竟这一波的天津高考移民潮,是在天津海河英才计划的背景支撑下进行的。
房子买了,钱花了,高考移民的投机之路却断了。
没错,即使是考生家长本身,也明确地知晓这种行为的投机性。
即通过类似河北这样的军事化管理封闭高中的学习,在天津这块“教育量化宽松”的土地上,有火中取栗的收获。
或许有许多人政策投机成功了,却不意味着这种投机的正确性——所以在天津的精准打击之下,部分考生和家长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安置考试的结果不如人意,是大部分高考移民考生和家长面临的现实问题。
市五所重点高中几乎没有学位,其他各区一中学位寥寥,大部分学位安置在了各区县的乡镇高中。
就像开头所叙述的,有些考生在考取的安置学校,连选科组合也不能匹配到,只能被迫修改组合或者干脆放弃天津高考。
东哥也遇到朋友询问,这个时候该怎么抉择?
很难,但是利弊权衡,需要一个决断!
在东哥看来,之前操作的房子也罢,钱和精力也罢,已经成为了沉没成本,只能舍弃。
天津安置考试尘埃落定,高考移民家长最终选择放弃:不折腾了
这也正是天津禁止空挂学籍的目的所在!
而东哥在政策出台之时,就表达过这种担心,天津的学位是否足够?
天津的学位,明显因为这次安置变得紧张,同时显然又不能对天津本地的高中形成过大冲击。
所以某些区已经在招收新教师,各种配套措施相信天津也会尽最大努力,但是阶段内的紧张,恐怕难以避免。
这里我们不去判断天津的教学质量与外域各地的差异,但是天津明显和超级中学不同,高考移民远离家乡亲人,到一个相对宽松的陌生环境学习,未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情。
对环境的适应,对自律要求的提升乃至某些心理因素的改变——东哥是这样回复朋友的询问的:如果被安置到乡镇高中,就读时间需要两年以上或者说家长不能陪读的情况下,谨慎选择。
这位朋友家长最后干脆就是说:算了吧,就不折腾了,就在河北考了。
很无奈,也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毕竟在河北高考,除却丧失了那部分沉没成本和天津高考红利之外,对孩子影响最小。
目前来看,天津高考本身所带来的优势也就是在志愿报考高校录取时优势依然存在,但题目的简单随着本地就读,并不必然带来高考分数的提高。
因为河北的时间模式显然更高效:
而且,目前没有试错的途径和试错的余地,即使某些人才类政策依然执行,家长们也要掂量一下了,毕竟政策风险大于一切学习风险。
站在国家和社会角度,合法高考移民诸如学籍户籍之类要求一定会更严谨,随着破除教育教育的双减政策进一步展开,这种缺乏高考势能差的高考移民会大幅减少!
希望天津的这种高考红利,能够成为新的教育公平,让河北考生在本地享受到,也希望我大河北争气,在高校建设上自立自强,提升河北的高考红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