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河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应急医疗队
对我来说,“红区”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不仅仅因为我是感染科医生,还因为年非典时期我的婚礼就在“红区”举行。这次疫情发生后,医院,没有回过家。医院宿舍方便,一旦有情况立刻能往“红区”里冲。
1月20日晚上,我正在医大二院会诊,医院医务科的紧急集结电话。医院已经做了相关部署要求,规定1小时内应急医疗队必须集结完毕。情况紧急,我顾不上吃饭,一口气跑下楼冲进车里,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其他医疗队员迅速集结,以最医院。
自非典开始,我就一直冲在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线,经历了非典、甲流、MERS,可谓身经百战。但说实在的,对于接诊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当时心里却不免有些忐忑。但是,我作为队长必须时刻保持镇静与从容,以此来消除队员们的顾虑与不安,更好地诊治患者。
当晚医护人员把患者接到病房后,检查发现患者有些喘憋气促,数了下呼吸频率31次/分,血氧饱和度96%。看到呼吸频率这么快,我心里一震,判断为重型病例。这位阿姨听力较差,病床旁我只能俯下身跟她“贴面”交流:“阿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和我们说说。”……这一小小的举动,虽然增加了感染的危险系数,但为了救治患者我必须这样做。
经过专家组一人一策的治疗,以及及时得当的救治与细心护理,最终这位阿姨脱离危险治愈出院。我们也在治疗中摸索、总结经验,逐渐摸清了新冠病毒的“底”,增强了对这个“病”的全面认识,后面的治疗愈发从容不迫。(记者徐杨整理记者王倩通讯员单旭摄)
记者手记
“放心吧,没事的。”这是白大鹏常常对医护人员们说的一句话。站在“红区”门外,第一次面对战“疫”的他们,心里也有忐忑,担心感染,怕自己感染了,连累队友。每每在这时,白大鹏平和的声音就会在他们耳边响起。尽管层层的防护挡住了他坚毅的神情,但是熟悉的声音、慈祥的眼神,立即安抚了队员们的不安。大家说,看着白主任打开“红区”的大门,从容地走进去,我们也就跟着依次进入,一往无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