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无比辉煌的卫辉,如今为什么没落了网友
谈起新乡市,大家都知道,新乡才成立短短70余年,但已经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之一,也成为豫北经济、教育、交通中心,发出着耀眼的光芒。可遗憾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豫北重镇——卫辉,在新乡耀眼光环之下已显得暗淡无光,愈发没有存在感了。好似一个没落的贵族,不断的自唉自叹着。那么,卫辉是如何没落,新乡又是怎样崛起的?
曾经的辉煌
谈到卫辉,须从西汉开始。汉高祖二年(公元前),始设汲县,治所在今汲城。东汉顺帝年间(至),县令崔瑗筑县城于汲城村。从此卫辉开始逐渐走向辉煌。西晋泰始二年(),设汲郡,郡治汲城。辖汲县、朝歌、共县、获嘉。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迁郡治于枋头(今浚县枋城),孝文帝太和二年(),郡治复迁汲县。东魏兴和二年()夏,西魏行台宫延和、陕州刺史宫元庆率户归属东魏,侨置义州于陈城(今城区城关),辖伍城郡、伍城县等7郡19县。北齐废义州存伍城郡。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废汲郡、伍城郡,置卫州,州治朝歌,改汲县为伍城县,属卫州,县治设陈城,原汲城县治废。隋文帝开皇六年(),改伍城县为汲县。炀帝大业三年(),改卫州为汲郡,郡治卫县(今浚县卫贤),汲县属之。唐高祖武德元年(),设义州,州治汲县。武德四年()废义州,汲县改属卫州,州治卫县。贞观元年(),州治移汲。辖汲县、卫县、共城、新乡、黎阳五县。五代、宋属卫州,州治汲县。元世祖中统二年(0),属卫辉路总管府,路治汲县。领录事司、辉州、淇州。辖汲县、新乡、获嘉、胙城四县。明、清属卫辉府,府治汲县。先后辖汲县、胙城、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考城11县。民国2年(),废府设道,属河南省豫北道,道治汲县。民国3年()豫北道改称河北道。民国16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制,汲县直属河南省。年11月8日设卫辉市,年2月,撤销卫辉市,其辖区复归汲县,汲县改属太行四专署。
自春秋后,两千余年以来,曾先后为侯国60年,郡治、州治六七百年,为路治约百余年,为府治约五百余年,为道治十余年。解放初在汲县城关一度设卫辉市。自古以来至年从无没落过。几千年来,留下了无数的辉煌,有比干庙、望京楼、香泉寺、徐世昌家祠、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家祠、比干林园、姜太公故里、镇国塔、吕祖阁等著名建筑;还有杜记牛肉、郭氏胡辣汤、码头豆腐、下街烧鸡等名吃无数;还有……,但现已变成了一个没落的贵族,守护者老祖宗留下的一点家底,有些还残缺不全,成了破砖烂瓦,就这还天天唠叨着往日的家大业大。“俺家也曾是财主,你算老几。……”等话语。
为什么是卫辉?
当时历史为啥选择卫辉?是因为卫辉特殊的地理位置。卫辉位于南太行下,北部属海河流域,南部为黄河流域,由于黄河、卫河、孟姜女河、沧河、香泉河、十里长河的冲刷,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北部有些许山区。东边为黄河、西北边为太行山,造成北上南下道路只能从卫辉通过,乃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是南下湖广北进京津,西扼洛东握济的交通要道。旧志称之“东接齐鲁,西控三晋,南襟汴洛……通达八省”。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几乎每个朝代大的战事绕不开卫辉,远的如商末“牧野大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的“曹操官渡之战”、南北朝大小战役不断、唐朝“郭子仪与安庆绪卫州争夺战”、宋朝“岳飞大败金兀术”、元朝“金元中原争夺战”、清朝太平天国“捻军”北上等。近的有“豫北战役”、抗击日军、“豫北战役”等战役,卫辉多为主战场。
除地理险要之外,卫辉还有交通便利的优点。据《汲县交通志》记载:自古以来,北上,南下,西近,东达“豫北及临省的几条主要大道。汲县(当时称卫州)是必经之地。其主要古道有五条:(1)自卫州北行,经汤阴、相州(今安阳),抵磁州(今河北磁县),再往北可达幽州(今北京)及东北渚(诸)州。(2)由卫州东北行,自澶州(今濮阳)至魏州(今河北大名县),沿永济渠走向,达清州,沧州以至渤海湾。(3)由卫州经滑州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再东北行,经济州(今山东济南)入山东半岛达登州(今蓬莱)。(4)自卫州西行,经修武、怀庆(今沁阳)过孟津,再渡黄河达洛阳。(5)自卫州向东南,到汴州(今开封)。”无论是纵贯卫辉的南北干线,还是横穿卫辉的东西大道,乃是通往各州、府县的交通要道。再加上大运河航运,卫辉已成为豫北地区之重镇,因又称为“水旱码头”。便利的交通,为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便利的交通,打下了与外部思想交流基础;便利的交通,千百年来,也积淀厚重的文化。
盛极必衰
古人常说:阳极为阴,阴极为阳,也就是“盛极必衰”。特别是卫河,更是给卫辉带来了超前的繁荣。隋朝始由东曲里村入境,经汲城、娘娘庙、贺生屯、徐庄、西码头、东码头、上马营、阎屯、下马营、庄严寺等村,过板桥入浚县。曾是豫北唯一的水路交通线。卫河自隋炀帝导引以来,即为漕运要道。宋元时,黄河南北的军粮、漕米多经汲县由卫河输送至开封、北京、洛阳。明万历十七年(),潞王由北京乘船溯卫河到汲就藩,船队声势浩大,仅船夫即动用3万余人。治藩期间,潞王垄断9府25县盐业专卖权,北、西二盐店城储盐多达余万斤,各府、县纷纷在汲县建立盐场以备中转。航运的通达,推动了汲县经济繁荣。清初、漕粮入津、芦盐输汴、怀等地,仍经汲集散。雍正年间,卫河航运盛极一时,河中船舻云集,不下数千艘。有词赞云“重山峻岭,山峦起伏,龙盘虎踞,望太行南北,竿山叠翠,阡陌纵横。卫水河畔,林立檣帆,九曲八弯,彩云鸿虹降瑞气。看城藩,金粉饰楼台,凑集人烟。……”清末,漕粮改由海运,加之京汉铁路通车后长芦盐改为陆运,卫河未经大规模疏浚,日渐淤浅,部分航运货物集散移到道口。民国时期,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和日军的侵略,船民生活无着,卫河船运濒临停顿,卫河运输走向式微。卫辉同时也走向式微。卫辉的式微被一个城市抢去了风头,这个城市就是新乡,卫辉的金光就这样黯淡了下去。卫辉因卫河成为豫北的航运中心,也因为卫河而落寞。真是成也卫河败也卫河。
新乡,最后的大赢家
在民国末年,新乡捷足先登,远远地甩开了古老卫辉。主要是京汉铁路、道清铁路开通,新乡成了道清铁路和平汉两个铁路大动脉的交点,也成了豫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再加上卫河未经大规模疏浚,日渐淤浅,卫辉交通优势不在,部分航运货物集散移到道口。最终,新乡成为最大的赢家。卫辉就此开始没落,便成了一个爱唠叨的怨妇。
(作者: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马新法)
来源:新乡地方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