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天津
11月28日,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举办“抗美援朝”典型案例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交流研讨会,会议由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办,天津市中高职学校德育一体化培训与研究中心、天津中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流思政课建设团队协办,以云端在线和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开。全市高校、职业院校以及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代表近百人现场参会,近名思政课教师线上参会。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副处长刘文辉在讲话中说,此次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天津教育系统隆重纪念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交流思考“抗美援朝”典型案例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为目标,提高各学段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仅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示范意义,更具有深入学习贯彻“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意义。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思聪作了题为“‘抗美援朝’典型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阐释了新形势下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意义。以“钢”与“气”的鲜明对比,讲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通过“细节型案例”“知识型案例”“纠正错误的案例”“时效性案例”的“分类使用案例”的方法,以及“分析教学对象”、“分清针对问题”等三个方面讲授了如何将事迹讲生动、意义讲清楚、道理讲透彻,最终实现“知其事、究其理、问其道”。
天津财经大学王勤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廖崇飞、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韩颖、天津四十一中学黄静、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马玲玲、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翟娟等6位教师分别在对授课学生类型和学习层次的学情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抗美援朝”典型案例在思政课中运用的教学设计展示。
左为张泽玲教授,右为孙兰英教授
天津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张泽玲工作室负责人、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泽玲教授和天津大学孙兰英教授受邀指导本次教学交流并作点评。张泽玲教授认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目标明确、有针对性,主题好、内容好。孙兰英教授说,会议是对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也是对天津市思政课改革创新20项举措的落实。统筹推进大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根据不同时段学生生理特点、认知特点和价值观判断,初中生要注重打牢思想信念基础,高中生要注重提高政治素养,大学生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做时代新人。老师们理论功底扎实、问题意识强烈,用精选的案例、生动的语言、新颖的角度、现代化的手段给大家上了一堂难忘的思政课,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技能意义重大。
教学交流活动共持续近四个小时,线上参会老师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做得很扎实,会议资料丰富,案例思路清晰,学情分析精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历史厚度,现实针对性强,深感受益匪浅,对提高不同层次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具有指导意义,必将对教学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会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媛表示,天津中德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天津市中高职德育一体化培训与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积极探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助推我市职业教育领域思政课衔接贯通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努力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教育质量。
来源:津南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