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建造京杭大运河,是为了水利还是为了航
文|冷丝
栏目|旅游文化
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不仅是因为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是千百年来,这一条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给我国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带来切实的好处。
有人说,隋朝就开始建造的京杭大运航,起初只是为了航运,也无意之间成为了一条旅游的大河流。
最多的传说就是隋炀帝为了下江南游玩,开凿了这条河,从一开始就带有游山玩水的性质。
而后来的而很多学者并不倾向于这样的说法,他们更认同京杭大运河是水利和航运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改善自己生存生活条件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淮水、长江、珠江等主要大河,都是西东流向,东西水上交通比较便利。
然而,南北水运困难,这就要求人们穿凿一些南北走向的运河。
怎么建造,从哪里建造,又延伸到哪里?
隋朝时代就开始挖掘的京杭大运河应运而生,也因此起到了重要的全中国水系连通作用。
而且,这条运河将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结合在一起,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所以,有人说,京杭大运河是一条流淌着黄金白银的人工大河,沿河两岸历来都是我国最为富庶的地方。
我国主要江河的干流,虽然都是西东走向,不过它们也有不少南北流向的支流。
不同大河的支流往往相距不远,如黄河支流与淮水支流,淮水支流与长江支流,长江支流与珠江支流等。再加上这些大河流的中下游,土地平坦,湖泊众多,稍作改造和连缀,便可形成人工河道。
京杭大运河虽然起初并非是完全为了水利而诞生,但在后来的发展中,水利一直被视为继续建造的重要目的。
从水利的角度看,如同人的血液循环,京杭大运河就是重要的连通血管,将人体全身的主动脉血管联通了。
京杭大运河自开通以来,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大发展,至今在不断完善之中。
不断完善的京杭大运河疏通了全国各大水系,在航运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内地的水患。
更为重要的是,在不断改善水利的情况下,京杭大运河在农田灌溉、农作物耕种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今天看到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富庶农村,就应该明白这条河对于农业发展也有诸多好处。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我国水利建设,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各族人民的重视。
人们经过几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陆续修建起千千万万的水利设施。
而如今,京杭大运河得到了全面的修复,不仅在水利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还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重要的人文景观。
在这个贯通中国南北的狭长地带,江浙一带显得尤为富足,而京杭大运河的终端——杭州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我们要佩服古人的智慧,也要感慨今人奋斗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