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强引擎赋能文化软实力铸魂中国小康网

编者按:过去五年,天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三个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小康网开设专栏“辉煌‘十三五’”,以区为单位总结“十三五”期间天津的发展。

天津文化中心

年生产总值全市排名第二;航天长峰、新天钢集团、京东云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网信大厦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市文化中心带动天津文化软实力提升,全市率先推出承诺事项负面清单和“上门办”、“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服务;紧密型医联体逐步建成,率先在全市实现智慧门诊全覆盖……

这一张张成绩单,凝聚着“十三五”以来河西区砥砺前行、接续奋进的成就。

五年砥砺前行,终成一段辉煌。

“十三五”时期,河西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力以赴推动首善之区、品质城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跃上新台阶。

陈塘科技商务区

多业支撑特色引领立足优势协同发展

年,河西区生产总值全市排名第二,实现正增长。金融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1.9%调整为4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服务、商务服务等社会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2%提高到33.6%,多业支撑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五年来,河西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在对接京冀、服务京冀中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完善与中央单位、北京市的对口承接机制,出台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政策措施,聚焦金融、设计、科技等领域和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成长性行业,全力打造央企总部聚集区、数字经济聚集区,累计引进京冀企业家;新引进国内外强企业50家,累计家。中国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中交智运、中电科半导体、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航天长峰、新天钢集团、京东云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实现了从项目引进到产业聚集的重大突破。

天津湾绿道等各公园开放

创新驱动引育人才城市能级大幅提升

五年来,河西区高度重视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注重引进和培育高成长型创新企业,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创新浓度、人才支撑和活力聚集。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雏鹰、瞪羚企业8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99件。

五年来,河西区全面落实天津“海河英才”计划,累计落户各类人才8万余人,推动领军人才、优秀团队和高端产业落户,“北方设计联盟”聚集一大批设计领域高端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资介”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6家。以网信大厦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被确定为天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及相关企业落户发展。

五年来,河西区城市能级和竞争力得到提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小白楼——文化中心板块形成多业态聚集区,市文化中心带动天津文化软实力提升,海河发展轴初步形成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友谊路金融服务聚集区、陈塘科技商务区、新八大里商务商业区、解放南路综合商业区、大沽南路——人民公园文化休闲街区呈现新品质,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奠定基础。同时,建成河西大数据中心,形成以网格化为依托、信息化为支撑的管理体系。城市综合交通不断完善,地铁5、6号线全线通车,地铁4、7、8、10、11号线开工建设。区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稳步推进,累计出清空壳、僵尸、低效企业64家。五年来,河西区推进“一制三化”、“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承诺事项负面清单和“上门办”、“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服务,落实工程建设项目“一口受理”,创造“15个工作日”开工建设、“百日拿销售许可”等一系列纪录。

西岸书斋

城市治理彰显品质多项任务圆满完成

五年来,河西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扬尘控制实现“六个%”全覆盖,PM2.5平均浓度比年下降29.2%,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年增加15天,万元GDP能耗比年累计下降28.47%。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河(湖)长制和河(湖)水环境大排查、大治理、大提升行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光大冰峰地块、复兴九里南侧地块基本完成。

五年来,河西区整合河湖、公园、绿地、绿轴、绿道等生态空间,建成城市绿道16.85万平方米、解放南路起步区中央绿轴8.7万平方米,成为集绿色生态、休闲游憩、智慧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秀带”。创建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15个,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

“十三五”期间,河西区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运会全运村筹备运行保障重大政治任务,如期完成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计划,累计改造面积22.98万平方米,户居民受益。城市“双修”、“三微”工程、违建治理三个“三年行动”顺利实施,连续三年被评为“天津市旧楼区长效管理工作示范区”,建成美丽社区90个,精品美丽社区3个,高水平通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

五年来,平安河西建设成效显著,推进技防进社区、进家庭,“雪亮工程”基本完成,社会治安防控立体网络初具规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长安杯”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

居家养老服务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文化惠民滋润心田

年河西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五年平均增长6.8%,高于同期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就业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五年来,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以构建一套体系、突出三项服务、实现三个融合为内容的“工程”逐步落地,探索出一套涵盖载体建设、运营服务、补贴激励、兜底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建成集数据分析、运营使用、场景展现、审核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布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级、社区级30个,居家养老服务片区化、市场化、规模化逐步深化,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等老年群众多元服务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五年来,河西区新建养老机构12家,新建床位张。教育实力名列全市前茅,新开办学校、幼儿园53所,新增学位2.2万个;办学集团达14个,民办事业单位办学达10家,校际联盟、集团化办学、民办事业单位办学改革创新走在全市前列;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成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保持在%,教育国际交流成效显著,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五年来,医院改革稳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逐步建成,率先在全市实现智慧门诊全覆盖,被评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位居全国前列。

五年来,河西区不断创新文化惠民方式,向基层延伸,让市民共享文化成果。建成10家西岸书斋,“文化·快乐在河西”、“西岸文化”、“哪吒体育节”、“市文化中心惠民冰雪节”、“数娱电竞嘉年华”等形成文化品牌,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膺中国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

天津四中

“十四五”时期,是河西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首善之区、品质城区,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的关键时期。河西区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全市打造“一基地三区”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全力构筑创新河西、活力河西、文明河西、韧性河西、幸福河西五大城市品牌,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跨越提升、高能级辐射效应凸显、高素质文明充分彰显、高宜居生态加快建成、高品质生活更具魅力、高标准治理全面形成的主要发展目标。

中国小康网天津1月23日电

撰文/杜敏

图片/天津市河西区委宣传部提供

联合报道/天津市河西区委宣传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