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深度报道穿越华北平原的携手奔流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http://m.39.net/disease/a_13340742.html

穿越华北平原的携手奔流

——写在年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补水提前全线贯通之际

00:12

6月16日,补水后的白洋淀记者李平/摄

应对华北生态脆弱难题,一场跨流域跨区域补水的实践探索正在展现成效。

——题记

□记者董自刚李平张灯林陈晓磊 通讯员任树春赵群

两条水路,在华北平原自西向东,贯通河湖。

这是一段“牵手之旅”。来自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段的引江水,“牵手”当地水库水,从6月7日出发,开始了一段绿色“旅程”。

一路水头,经滹沱河、子牙新河,奔流10天,6月17日来到沧州市南运河周官屯闸。

同时“起跑”的另一路水头,分南北两支,经大清河水系的瀑河、南拒马河,穿白洋淀,入赵王新河,6月11日就抵达“终点”天津市独流减河进洪闸。

至此,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两条补水线路提前10多天全线贯通。

多水源统筹,多水系连通。这是一条“协同之路”。

江水、库水科学配置,综合补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补水沿线的河湖水库统筹调度,为华北地下水回补、河湖生态复苏输入了强劲动力,为实现跨流域调水工程战略功能,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探索。

清水复流,滋养华北全新生态

6月7日,水利部、河北省政府联合启动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

截至6月17日8时补水全线贯通,累计补水0.83亿立方米,实现水流贯通目标河长公里。

汩汩清流涌入下游河道,近年多数时间断流或干涸的子牙新河、赵王新河、大清河实现全线复流,目前补水工作还在持续。

补水后的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记者董华琦/摄

一条不断流的河,能给一座城、一方人带来什么?

石家庄市北部城区,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一派湿地公园景象。丹江口水库的“南水”,上游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的“北水”,在这里交汇。俯瞰滹沱河,水面宽阔,烟波浩渺,草木葱郁,野鸭游弋。

十几年前,同样站在这里,石家庄市水利局滹沱河生态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崔京平看到的却是河床干涸、河段沙化、黄沙四起,这里一度成为石家庄市主要沙尘污染源。

在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水来了”是关键、是核心,依靠源源不断的活水,如今,“母亲河”再次成为石家庄的生态屏障。随着生态逐渐复苏,人们的脸庞也逐渐朗润起来。

同样获得新生的,还有大清河。上游安格庄水库、旺隆水库,汇合南水北调引江水,让大清河下游水环境明显改善,河北天津河湖生态复苏。

白洋淀是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量调节枢纽。6月16日的白洋淀,补水已进行了9天。无垠淀水,无边苇海,水鸟掠过,一片蓝绿相融的世界。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作为雄安新区重要的生态湿地,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重绽风采,实施生态补水是必由之路。

“通过近年持续的生态补水,白洋淀水位明显回升,保持在7米左右,同时,增加了水动力,提升了水质,绝迹多年的水生植物重现,野生鱼类也在快速恢复和繁殖。”河北省水利厅调水管理处调研员孟贺宗说。

水系畅通,带来的是质的飞跃。年,华北浅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总体回升0.23米。跨区域生态补水显现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多轮补水,让华北腹地生机盎然,逐步复苏的河湖生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劲动能,为进一步推进华北河湖生态修复提供了成功经验。

科学统筹,实现跨地联调格局

生态修复要的是好水。好水从哪儿来?有限的水怎么分配?应对这场关于生态文明的大考,需要胸怀大局、打破定式。

抓住主汛期前腾库容的有利时机,利用丹江口水库、白洋淀、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安格庄水库、旺隆水库的下泄水量,通过科学调度,推进生态补水向滹沱河、白洋淀下游河湖延伸,促进河湖生态系统恢复。这是水利部经过科学谋划,打的一个漂亮的时间差。

水利部、河北省政府周密计划、科学组织。河北省水利厅确定补水河流关键断面及控制流量,联合南水北调中线管理局调度上游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及时开启、调整闸门实施生态补水。

水利部联合沿线地方政府提前开展河道“清四乱”,强化水质监管,严控沿程用水,确保输水效率。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海河水利委员会等多家单位进行水文监测和成效跟踪。

这是一个有着全局站位、依靠科学统筹的重大行动。

根据《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方案》,此次补水统筹考虑防洪安全与河湖生态补水需求,统筹引江水、水库水等多水源调度,发挥南水北调工程输配水功能,通过实现多条河湖贯通,推动地下水回补和河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

蓝绿相融的白洋淀美景任树春/摄

顺着白洋淀主航道,记者来到位于淀东侧的枣林庄枢纽四孔闸,白洋淀水从这里流向赵王新河,最终到达天津独流减河。“从6月7日开始,枣林庄枢纽以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向下游补水,11日提前贯通后流量调整到20立方米每秒,都是按照方案进行调度。”河北省水利厅大清河河务中心党委书记梁建军说。

在补水中,如何兼顾沿线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河北省水利厅总规划师边文辉告诉记者,水利部与河北省水利厅加强组织协调,一方面严格监管汛限水位,做好水情监测预报,强化监测信息实时共享,优化调整补水流量,另一方面强化属地巡查管护、涉河设施应急处置、涉水作业等,在保证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的前提下有序补水。

在跳出苑囿、寻求协同发展的大理念下,通过科学精心调度,截至今年5月底,滹沱河累计补水16.3亿立方米,大清河(白洋淀)累计补水17.06亿立方米,实施生态补水的河湖共计补水97.49亿立方米。

科学统筹、合力护航,成就了今天流动的河、清澈的河、幸福的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滹沱河倒虹吸记者张灯林/摄

相融共济,保障国家重大战略

今天的滹沱河、大清河,流淌的是“百家水”。

“南水北调中线滹沱河退水闸已向滹沱河生态补水36次。”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石家庄管理处副处长曹铭泽说。多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北生态补水39.2亿立方米,成为补水的骨干力量。

除南水北调工程外,水利部充分发挥引黄入冀、万家寨引黄、引滦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结合当地水库和多种水源,有序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

据年统计,各方补水量分别为:南水北调中线17.04亿立方米,引黄5.19亿立方米,引滦0.67亿立方米,当地水库7.69亿立方米,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13.65亿立方米。

这其中,多源保障是重要一环。在华北生态补水的实践中,城镇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的收集利用,成为补水水源的重要部分。

事实证明,结合国家、地方水安全保障需求,加强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地方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互连互通,开展水源工程间、不同水资源配置工程间水系连通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构建水资源南北调配格局,实施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是新阶段科学推进调水工程的一项主要举措。”水利部水规总院院长沈凤生说,开展海河等河湖水系连通,为实施华北河湖生态补水、维护区域河湖生态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水源保障下的生态补水,修复了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形成了京津冀三地水系互连、互通、共济的供水新格局,支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国家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的建立健全。

依据《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今年是完成综合治理近期目标的关键期,任务依然艰巨。根据各水源来水情况,相机加大河湖生态补水和地下水回补力度,实施华北河湖生态复苏行动,坚持一河一策,都是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必由之路。

南北互连水共济。有了活水的滋养,在海河流域,在华北地区,河流湖泊正在逐步成为绿色生态廊道,为高质量发展打上纯净底色,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勾画出清晰的模样。

记者在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采访记者董华琦/摄

来源丨中国水利报

记者丨董自刚李平张灯林陈晓磊

通讯员丨任树春赵群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责编丨李莉

校对丨杨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1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